作者: 苏辙 宋代

苏辙头像
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出处
功成定远恨阳关”出自宋代苏辙的《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ōng chéng dìng yuǎn hèn yáng gu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功成定远恨阳关

老罢子卿还属国,功成定远恨阳关
漂流岂必风波际,颠沛何妨枕席间。
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
因缘宿世非今日,赖有阴功许旋还。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是苏辙的一首诗,写作于宋代。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罢子卿还属国,
功成定远恨阳关。
漂流岂必风波际,
颠沛何妨枕席间。
伏腊便应随俚俗,
室庐闻似胜家山。
因缘宿世非今日,
赖有阴功许旋还。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苏辙的心境和人生感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成就和官场生涯的不屑和失望,以及对漂泊流离生活的思考。他认为功成名就并不一定需要经历风波和险恶的环境,而人生的起伏变化并不妨碍他在床榻之间思考和感悟人生。他宁愿以普通人的身份居住在山野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不是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最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境遇并非偶然,而是前世修来的因果,他要依靠默默做事的阴功回归本源。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苏辙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持有一种冷静的态度,他认为这些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他通过对比自然和官场的不同,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而不是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诗中的"老罢子卿还属国"表达了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功成定远恨阳关"则暗示了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功名的不屑。"漂流岂必风波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的思考,他认为并非必须经历坎坷和风波才能有所成就。"颠沛何妨枕席间"则表达了诗人在床榻之间反思人生、享受宁静的态度。

诗的最后两句"因缘宿世非今日,赖有阴功许旋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因果的理解。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境遇并非偶然,而是前世修来的因果。他寄望于默默无闻的阴功,希望能够回归本源,摆脱世俗的纷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苏辙超脱世俗的心态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他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审视人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命运和因果的思考。这首诗富有哲理和意蕴,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功成定远恨阳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zi zhān xīn jū yù chéng èr shǒu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

lǎo bà zi qīng hái shǔ guó, gōng chéng dìng yuǎn hèn yáng guān.
老罢子卿还属国,功成定远恨阳关。
piāo liú qǐ bì fēng bō jì, diān pèi hé fáng zhěn xí jiān.
漂流岂必风波际,颠沛何妨枕席间。
fú là biàn yīng suí lǐ sú, shì lú wén shì shèng jiā shān.
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
yīn yuán sù shì fēi jīn rì, lài yǒu yīn gōng xǔ xuán hái.
因缘宿世非今日,赖有阴功许旋还。

“功成定远恨阳关”平仄韵脚

拼音:gōng chéng dìng yuǎn hèn yáng guā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