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辙 宋代

苏辙头像
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出处
自笑丰年尘满甑”出自宋代苏辙的《再和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xiào fēng nián chén mǎn zè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自笑丰年尘满甑

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
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後菌生庵。
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
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

《再和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再和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命让贫困降临,谁来承担?生活中的琐事何必一一论述?我自嘲自笑,丰年的粮食堆积如山,却被雨后的霉菌侵蚀成古庵。士人被贬谪而疲倦不堪,陶渊明的忧愁只能在酒中消解。将来如果有机会重返田园,我会频繁地寄送书信给北山和南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在遭遇困境时的感慨和自嘲之情。诗中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抒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士人在宋代封建社会中的困顿与无奈。作者通过对自身和他人命运的描绘,抒发了对逆境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1. 诗中的"天教穷困欲谁衔"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疑问和无奈,暗示了身为士人的他在困境中的苦闷和迷惘。
2. "生事那须一一谈"表达了作者对琐碎事务的厌烦和对繁琐纷扰的回避,凸显了他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3. "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後菌生庵"通过对粮食和庙宇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荏苒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和对不幸遭遇的反思。
4. "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描绘了士人的困顿和挫折,以及他们通过酒来消解忧愁的境地,反映了士人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心灵的寄托。
5. "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和亲情的思念和寄托。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心情,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了对逆境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反映了士人在封建社会中的困顿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身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笑丰年尘满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ài hé sān shǒu
再和三首

tiān jiào qióng kùn yù shuí xián, shēng shì nà xū yī yī tán.
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
zì xiào fēng nián chén mǎn zèng, bù kān yǔ hòu jūn shēng ān.
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後菌生庵。
shì shī qiáo cuì jīng sān chù, táo lìng yōu yōu fù yī hān.
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
tā rì guī gēng ruò xiāng yì, chǐ shū pín jì běi shān nán.
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

“自笑丰年尘满甑”平仄韵脚

拼音:zì xiào fēng nián chén mǎn zè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