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卢纶 唐代
- 简介
-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 出处
- “几时曾向高天上”出自唐代卢纶的《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shí céng xiàng gāo tiān shà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几时曾向高天上
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
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
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
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
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
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
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卢纶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条银烛引天人,
十月长安半夜春。
步障三千隘将断,
几多珠翠落香尘。
一人女婿万人怜,
一夜调疏抵百年。
为报司徒好将息,
明珠解转又能圆。
人主人臣是亲家,
千秋万岁保荣华。
几时曾向高天上,
得见今宵月里花。
比翼和鸣双凤凰,
欲栖金帐满城香。
平明却入天泉里,
日气曈曨五色光。
译文:
万根银烛引导着天上的神仙,
十月的长安夜晚如同春天。
困难重重,阻挡千难万险,
多少宝贝珠翠洒落在花烛的尘埃。
一个人成为千万人的宠儿,
一夜之间的调和可以抵得上百年的平淡。
为了回报司徒(官职)的好将息,
明珠不断转动又能变得圆满。
君臣之间是亲戚关系,
千秋万世保持着荣华富贵。
何时曾经向高天上仰望,
能够在今晚的月光下看见花朵。
比翼而飞的双凤凰,
欲栖息在金帐之中弥漫城市的芬芳。
清晨时分却沉入天泉之中,
日光闪耀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盛世繁华的画面。诗人运用了唐代流行的花烛景象,将长安城的夜晚比喻为春天,将银烛的光辉与花朵的香气相比拟,展现了都市繁华的盛景。
诗中提到的步障三千隘将断,指的是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障碍,但在诗人笔下,这些困难在一夜之间被调和化解,象征着万事顺利和宝贵的和谐时刻。
诗词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幸福的祝愿,女婿成为众人关注和喜爱的对象,调和一夜能够抵得上百年的平淡,传达出家庭和睦与幸福的情感。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和君臣关系的祝福。诗中提到的双凤凰是古代传统中象征君主和皇后的象征,诗人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宛如两只飞翔的凤凰。而平明时分沉入天泉的景象,则暗示了日出之时国家焕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寓意国家的繁荣和辉煌。
整首诗以唐代盛世的背景为基调,通过描绘花烛、珠翠、明珠等富丽堂皇的场景,表达了对繁华、和谐和幸福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透过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展现了对家庭幸福和国家兴旺的祝愿。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优美,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美好生活和社会繁荣的向往。
“几时曾向高天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áng píng shì fù mǎ huā zhú shī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wàn tiáo yín zhú yǐn tiān rén, shí yuè cháng ān bàn yè chūn.
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
bù zhàng sān qiān ài jiāng duàn, jǐ duō zhū cuì luò xiāng chén.
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
yī rén nǚ xù wàn rén lián, yī yè diào shū dǐ bǎi nián.
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
wèi bào sī tú hǎo jiāng xī, míng zhū jiě zhuǎn yòu néng yuán.
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
rén zhǔ rén chén shì qìng jia, qiān qiū wàn suì bǎo róng huá.
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
jǐ shí céng xiàng gāo tiān shàng, dé jiàn jīn xiāo yuè lǐ huā.
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
bǐ yì hé míng shuāng fèng huáng, yù qī jīn zhàng mǎn chéng xiāng.
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
píng míng què rù tiān quán lǐ, rì qì tóng lóng wǔ sè guāng.
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几时曾向高天上”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