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庭坚 宋代
- 简介
-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出处
- “须弥椎打虚空鼓”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ū mí chuí dǎ xū kōng gǔ,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须弥椎打虚空鼓
四海无波安乐住,陈家松下小柴门。
《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须弥椎打虚空鼓,
撼得毗卢海月昏。
四海无波安乐住,
陈家松下小柴门。
译文:
用须弥山般的巨椎敲打虚空的鼓,
震得海上的明月也变昏黄。
四海都没有波涛,宁静安乐居于其中,
在陈家松树下的小柴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夸张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的须弥椎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力量和稳固的巨型兵器,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心境和力量。虚空鼓则象征着宇宙的广袤和深远。作者说他用须弥椎敲打虚空鼓,意味着他有着非凡的力量和决心,要撼动整个宇宙。
接着,诗中提到的毗卢海月,毗卢是佛教中的宝座,海月是指明亮的月光。作者说他的撼动使得海上的明月也变得昏暗,这是在表达他对于世俗的扰乱和浮华的嫌弃,以及对超脱和宁静的向往。
接下来,诗中提到四海无波安乐住,这是在描绘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四海表示广阔的世界,无波则表示没有纷扰和动荡,安乐住于其中,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中提到陈家松下小柴门,陈家是作者的家族之一,松树是象征坚固、长寿和和平的树木。小柴门则是简单而朴素的门。通过这一描写,作者希望回归家庭和平凡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过上宁静而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夸张的比喻手法描绘了作者对宁静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安宁的心情。通过使用佛教的象征意象,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超脱、回归本真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须弥椎打虚空鼓”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ài dá bìng jiǎn kāng guó xiōng dì sì shǒu
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
xū mí chuí dǎ xū kōng gǔ, hàn dé pí lú hǎi yuè hūn.
须弥椎打虚空鼓,撼得毗卢海月昏。
sì hǎi wú bō ān lè zhù, chén jiā sōng xià xiǎo zhài mén.
四海无波安乐住,陈家松下小柴门。
“须弥椎打虚空鼓”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