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庭坚 宋代
- 简介
-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出处
- “粟麦还于地上流”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mài hái yú dì shàng li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粟麦还于地上流
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黄庭坚的叔父在担任司农节官期间,由于频繁的水旱灾害,导致三晋山河的数十州长期饱受困扰,农作物无法丰收的悲凉景象。
这里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晋山河数十州,
频年水旱不能秋。
我公出把司农节,
粟麦还于地上流。
诗意:
这首诗以三晋山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叔父担任司农节官后,连续多年遭受水旱灾害的困扰,导致农作物无法丰收的悲凉景象。诗中流露出对农耕生活的关切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赏析:
黄庭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地的荒芜和人们的苦难。诗中的“三晋山河数十州”是指黄河流经的地区,暗示了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通过“频年水旱不能秋”这句,黄庭坚表达了水旱连年的灾害,使得农作物无法丰收,人们生活艰难。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叔父担任司农节官,司农节是农事管理的节日,意味着叔父在管理农田方面的职责。然而,最后两句“粟麦还于地上流”揭示了水灾过后农作物的状况,粮食无法收获而流失于土地之上,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的苦楚。
这首诗通过对水旱灾害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感。黄庭坚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农田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灾害所带来的痛苦的理解和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于灾难的反思和对农耕生活的珍视。
“粟麦还于地上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fù jǐ shì wǎn cí shí shǒu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sān jìn shān hé shù shí zhōu, pín nián shuǐ hàn bù néng qiū.
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
wǒ gōng chū bǎ sī nóng jié, sù mài hái yú dì shàng liú.
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
“粟麦还于地上流”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