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甫 唐代

杜甫头像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出处
秋思抛云髻”出自唐代杜甫的《即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sī pāo yún j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秋思抛云髻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即事》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即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说花门已破,和亲之事未能实行。人们都同情汉公主,她生来就要渡过河回去。
秋天的忧虑使她忘记了梳云髻,腰间的衣裙比宝衣还要美。虽然敌人还在四周,但回首望去,情意难以实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公主被迫和亲的命运,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和政治动荡的忧虑,同时展现了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人性苦难的关切。诗中透露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幸福的渴望,通过女主角汉公主的遭遇,表达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困境和无奈。

赏析:
1. **题材和背景**:诗人以汉公主和亲为题材,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和国际局势。汉公主是指唐代向西突厥等西域国家所派遣的公主,用来维护和平关系的。这首诗写的很可能是唐代中后期,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外患丛生的局势。

2. **抒情和表达**:诗人通过描写汉公主的遭遇,抒发了对于现实境遇的感慨和对于政治腐败的不满。汉公主的遭遇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展示了一个人在战乱中的无助和痛苦。

3. **对比和对照**: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汉公主的美丽与她的不幸命运进行对照。她的外表如此出众,但命运却被束缚。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同时也点明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的影响。

4. **时代背景**:诗中提到的“群凶犹索战”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战乱不断,国家面临威胁,这也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的体现。

综合来看,这首诗既反映了杜甫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切。通过描写一个女性角色的遭遇,诗人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生苦难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思抛云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í shì
即事

wén dào huā mén pò, hé qīn shì què fēi.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
rén lián hàn gōng zhǔ, shēng de dù hé guī.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qiū sī pāo yún jì, yāo zhī shèng bǎo yī.
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
qún xiōng yóu suǒ zhàn, huí shǒu yì duō wéi.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秋思抛云髻”平仄韵脚

拼音:qiū sī pāo yún j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