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头像
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出处
绳床见虎眠”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ng chuáng jiàn hǔ m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绳床见虎眠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中文译文:
我欣喜地来到柏台,与聪公一起拜访禅居。
石室中空无一人,只见绳床上有虎在沉睡。
阴崖常年盛产雪,干涸的涧谷涌出泉水。
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在法筵上我们同欢共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李侍御访问聪公禅师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他们一同前往聪公的禅居,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敬意。

诗的第一句“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拜访的喜悦之情,柏台意指高山。第二句“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清静禅室,虎的形象象征着禅室的肃穆寂静。

接下来的两句“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禅室所在地的幽静和宁静。阴崖抱雪,寓意禅室所在的地方寒冷而纯净,而枯涧却能涌出活泉,展示了禅室内外的对比。

最后一句“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表达了诗人和聪公在禅室中的共融和欢乐,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地方,但在禅室中相聚,共同享受禅修的法筵。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禅室和禅修的向往,展示了禅修的宁静和内心的平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禅室氛围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禅修境界的渴望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与聪公共同欢乐的场景也表达了对禅修共同体的赞美和认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平和、超脱尘世的禅意,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和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绳床见虎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péi lǐ shì yù fǎng cōng shàng rén chán jū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xīn féng bǎi tái jiù, gòng yè cōng gōng chán.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
shí shì wú rén dào, shéng chuáng jiàn hǔ mián.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yīn yá cháng bào xuě, kū jiàn wéi shēng quán.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chū chù suī yún yì, tóng huān zài fǎ yán,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绳床见虎眠”平仄韵脚

拼音:shéng chuáng jiàn hǔ mi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