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宋代

苏轼头像
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出处
不道山人今忽去”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参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dào shān rén jīn hū q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不道山人今忽去

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

《和参寥》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参寥》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芥舟只合在坳堂,
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
晓猿啼处月茫茫。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人参寥的告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小舟停泊在深深的小院中,以及一面纸帐,表达了苏轼和参寥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苏轼不曾预料到参寥会突然离世,使得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悲伤。在黎明时分,当晓猿的啼声回荡在山谷中时,苏轼感叹着友人的离去,世界也变得黯淡无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苏轼的情感。通过描绘芥舟停泊在坳堂中和纸帐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与参寥的深厚友情。芥舟只合在坳堂,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坳堂是指深深的小院。纸帐心期老孟光,纸帐指的是朝代中士人常用的帐幕,心期则意味着期待。老孟光是参寥的字,用来代指参寥本人。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带来了转折。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这里的山人指的是参寥,山人是对士人的称谓。苏轼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不可理解和悲伤之情。晓猿啼处,意味着黎明时分猿猴的啼声,这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伤。月茫茫则揭示了苏轼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自然景物的烘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苏轼巧妙地利用了寥寥数语,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不道山人今忽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cān liáo
和参寥

jiè zhōu zhǐ hé zài ào táng, zhǐ zhàng xīn qī lǎo mèng guāng.
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bù dào shān rén jīn hū qù, xiǎo yuán tí chù yuè máng máng.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

“不道山人今忽去”平仄韵脚

拼音:bù dào shān rén jīn hū qù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