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宋代

苏轼头像
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出处
昨夜冰花犹作柱”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钱四寄其弟龢》,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ó yè bīng huā yóu zuò zh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昨夜冰花犹作柱

老来日月似车轮,此去知逢几个春。
昨夜冰花犹作柱,晓来梅子已生人。

《和钱四寄其弟龢》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钱四寄其弟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来日月似车轮,
此去知逢几个春。
昨夜冰花犹作柱,
晓来梅子已生人。

诗意:
这首诗以老年时光的流转为主题,表达了岁月飞逝、人生易逝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晚年,日月如车轮般不停转动,不断推进时间的流逝。他思考着离开人世时还能经历几个春天,意味着时间的有限和生命的短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冰花和梅子的比喻,表现了时间的转瞬即逝和生命的迅速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诗人通过日月如车轮的比喻,强调了岁月的不停流转,人生的短暂和易逝。他思考着自己离开人世时还能经历几个春天,表达了对时间有限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昨夜冰花仍然存在、而梅子已经开花的描述,描绘了时间的瞬息万变。冰花是冬天的景象,暗示着寒冷和凛冽的气候,而梅子则是春天的象征,预示着新生和希望。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转瞬即逝,生命的不可逆转,使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

整首诗以简洁的写法和鲜明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切感受。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珍视,呼唤着对当下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昨夜冰花犹作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qián sì jì qí dì hé
和钱四寄其弟龢

lǎo lái rì yuè shì chē lún, cǐ qù zhī féng jǐ gè chūn.
老来日月似车轮,此去知逢几个春。
zuó yè bīng huā yóu zuò zhù, xiǎo lái méi zǐ yǐ shēng rén.
昨夜冰花犹作柱,晓来梅子已生人。

“昨夜冰花犹作柱”平仄韵脚

拼音:zuó yè bīng huā yóu zuò zhù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