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宋代
- 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出处
- “云兴天际”出自宋代苏轼的《跋姜君弼课册》,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ún xìng tiān jì,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云兴天际
凝□未瞬,弥漫霮□。
惊雷出火,乔木麋碎。
殷地爇空,万夫皆废。
溜绠四坠,日中见昧。
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跋姜君弼课册》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跋姜君弼课册》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由于您提供的文本中有一些缺失和模糊的字句,我会尽量给出一个大致的中文译文和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根据提供的文本和背景知识进行推测):
云兴天际,炊若车盖。
凝露未瞬,弥漫云雾。
惊雷出火,高大的树木摧毁。
地面燃烧,万民皆废。
溜绳四坠,太阳中间昏暗。
日影移动,荒野无完整之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景象,描绘了自然界的一系列变化和灾祸的发生。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的开头,"云兴天际,炊若车盖",形容了浓密的云雾弥漫在天空之上,犹如烟尘像车盖一样升腾。这里的"云兴"可以理解为云雾的兴起,也可以引申为动乱的出现。
接着,诗句"凝露未瞬,弥漫云雾",形容了云雾的密布,凝聚成露珠,没有一刻间断。这里的云雾可以视为动荡的政治局势,凝露未瞬则意味着动乱的持久。
下一句"惊雷出火,高大的树木摧毁",描绘了雷电的惊鸣和大树的倒塌,暗示着社会动荡中的灾祸和破坏。
接着,诗句"地面燃烧,万民皆废",用火焰燃烧来象征战乱,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毁灭和人民的苦难。
随后的"溜绳四坠,太阳中间昏暗",可能是指太阳被云雾遮挡,导致阳光不再明亮,象征着黑暗笼罩了整个世界。"溜绳四坠"的具体含义不太明确,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或者是人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
最后一句"日影移动,荒野无完整之处",描述了日影的移动,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乱世中的荒凉和不安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苏轼对于动荡时局和社会动乱的忧虑之情。他以自然界的变化来映射社会的动荡,表达了对战乱和社会破坏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思考。
“云兴天际”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á jiāng jūn bì kè cè
跋姜君弼课册
yún xìng tiān jì, chuī ruò chē gài.
云兴天际,炊若车盖。
níng wèi shùn, mí màn dàn.
凝□未瞬,弥漫霮□。
jīng léi chū huǒ, qiáo mù mí suì.
惊雷出火,乔木麋碎。
yīn dì ruò kōng, wàn fū jiē fèi.
殷地爇空,万夫皆废。
liū gěng sì zhuì, rì zhōng jiàn mèi.
溜绠四坠,日中见昧。
yí guǐ ér shōu, yě wú wán kuài.
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云兴天际”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