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宋代

苏轼头像
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出处
南山一尺雪”出自宋代苏轼的《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shān yī chǐ xuě,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南山一尺雪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従,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苏轼。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従,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

南山积了一尺厚的雪,雪尽后山峦依然苍茫。
涧谷深处自然温暖,梅花应该已经盛开茂盛。
使君厌倦了乘马从征,车马停留在山前。
行歌吸引野老,共同步行于青林之间。
高大的松树获得了丰茂的荫庇,平滑的石头适宜醉眠。
只愿欣赏山间鸟儿的歌声,带着琴书写幽静的泉水。
爱之欲忘返,但痛苦于世俗的纷扰。
回来才意识到远离尘嚣,明月高悬于峰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水清幽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追求。诗词以黄州南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冬天的景色,山上积雪一尺之厚,但即使雪尽之后,山峦依然苍茫。诗人通过对山中的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提到的梅花盛开,是冬天中少有的花朵,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品质。使君厌倦了世俗的繁忙,选择停留在山前,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他行歌招呼着山间的野老,一同步行于青林之间,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长松树和平滑的石头成为了诗人的休憩之所,松树提供了茂密的荫庇,石头则适合醉卧其上。诗人只想聆听山间鸟儿的歌声,带着琴书写下幽静的泉水,表达了对自然音乐和幽静景色的喜爱。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矛盾之处。他爱这种宁静和自然,渴望忘却尘世的纷扰,但却被世俗的琐事所牵扯。最后,当他回归尘世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与宁静的距离有多远,明月高悬于峰巅,给他带来了远离尘嚣的感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宁静的渴望。诗词以清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和功名利禄的厌倦。整体上,这首诗词以淡雅的笔触和自然的景色,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然的追求,让读者在繁忙喧嚣的现实中感受到一丝宁静与悠然。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南山一尺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áng zhōu? cǐ shī dāng wèi ōu yáng xiū zuò?
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

nán shān yī chǐ xuě, xuě jǐn shān cāng rán.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jiàn gǔ shēn zì nuǎn, méi huā yīng yǐ fán.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shǐ jūn yàn qí cóng, chē mǎ liú shān qián.
使君厌骑従,车马留山前。
xíng gē zhāo yě sǒu, gòng bù qīng lín jiān.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cháng sōng dé gāo yīn, pán shí kān zuì mián.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zhǐ lè tīng shān niǎo, xié qín xiě yōu quán.
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ài zhī yù wàng fǎn, dàn kǔ shì sú qiān.
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
guī lái shǐ jué yuǎn, míng yuè gāo fēng diān.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南山一尺雪”平仄韵脚

拼音:nán shān yī chǐ xuě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