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宋代
- 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出处
- “穿竹鸟声惊步武”出自宋代苏轼的《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ān zhú niǎo shēng jīng bù w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穿竹鸟声惊步武
穿竹鸟声惊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盘。
勿嫌步月临玄圃,冷笑乘槎向海滩。
胜概直应吟不尽,凭君寄与画图看。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曈曈晓日上三竿,
朝阳升起,照亮了三杆高的竹竿,
The morning sun rises, illuminating the bamboo poles three times as high.
客向东风竞倚栏。
游客们迎着东风争相依靠在栏杆上。
Travelers lean on the railings, competing to feel the breeze from the east.
穿竹鸟声惊步武,
穿过竹林,鸟儿的鸣叫惊动了步行的人。
Through the bamboo grove, the chirping of birds startles the pedestrians.
入檐花影落杯盘。
花影儿进入了屋檐,映在杯盘上。
The shadows of flowers enter the eaves, casting their reflections on cups and plates.
勿嫌步月临玄圃,
不要嫌弃步行的人夜晚到达幽静的园子,
Do not disdain the pedestrian who arrives at the secluded garden at night,
冷笑乘槎向海滩。
冷笑着搭乘小船前往海滩。
Mockingly laughing while taking a boat to the beach.
胜概直应吟不尽,
胜景的风采无法用吟诗抒发完全,
The beauty of the scenery cannot be fully expressed through poetry,
凭君寄与画图看。
请你看着这些诗句,将其寄托于画图之中。
I entrust you to depict these verses through painting.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诗人首先描述了朝阳升起的美景,接着描述了游客们倚栏而立,享受着朝风的情景。随后,诗人通过描写鸟儿的鸣叫和花影儿的映照,刻画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场景。
后半部分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嫌弃夜晚步行的人,因为他们也可以欣赏到幽静的园子。然而,诗人以冷笑形容自己乘船前往海滩,或许是对自己行为的自嘲和对繁华世界的一种反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之难以言表的无奈,他将这些美景寄托于读者的画图之中,希望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出这些无法完全用文字描绘的美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清晨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苏轼擅长的写景能力和独特的思考角度。诗人通过描绘细节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和情态,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自我和美的深入思考。
“穿竹鸟声惊步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tán zhōu xú shì chūn huī tíng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tóng tóng xiǎo rì shàng sān gān, kè xiàng dōng fēng jìng yǐ lán.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栏。
chuān zhú niǎo shēng jīng bù wǔ, rù yán huā yǐng luò bēi pán.
穿竹鸟声惊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盘。
wù xián bù yuè lín xuán pǔ, lěng xiào chéng chá xiàng hǎi tān.
勿嫌步月临玄圃,冷笑乘槎向海滩。
shèng gài zhí yīng yín bù jìn, píng jūn jì yú huà tú kàn.
胜概直应吟不尽,凭君寄与画图看。
“穿竹鸟声惊步武”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