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又尝过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①, 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 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 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②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③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④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尝过徽士何胤 过:责备。
B.帝命勒之,立于馆 勒:勾勒。
C.淡然无营 营:谋求。
D.当时荣之 荣:荣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B.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C.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D.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九岁时便受到陆垂的赏识,当时名士何胤也慕名而来,要一睹其风采。
B.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C.虞荔为人至孝,因为母亲在世时未能尽孝,所以母亲死后他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2)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
参考答案
4.C
5.B
6.D
7.(1)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倕对他的才华十分惊奇(诧异)。
(2)文帝不许可,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舆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
【参考译文】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祖父虞权,在梁朝任延尉卿、永嘉太守。父亲虞检,任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操守。九岁那年,随从堂伯父虞阐去探望太常陆垂,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倕对他的才华十分惊奇(诧异)。又 曾经拜访不就朝廷征聘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去拜访何胤,何胤把虞荔的情况告诉衡阳王,衡阳王要见虞荔,虞荔推辞说:“没有准备见客的名刺(言示曾 做官),不可拜见。”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素来极为敬重他,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到成年时,有漂亮的风度 仪表,博览古代典籍,善于作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署理法曹外兵参军,兼任丹阳诏狱正。梁武帝在京城西边设置士林馆,虞荔于是就写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 命令将碑文刻在石上,陈列于馆中,便任用虞荔做士林学士,接着任用为司文郎,升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舍人。当时梁武帝左右任职的官员;多参与权力中 枢,朝廷内外的军政大事,互相间交错兼管,惟有虞荔和顾协平静淡泊恭谨地退避,居住在宫中西边的官署里,只以通晓叉史为人所知,当时号称清白。接着领大著 作的职务。
当初,虞荔的母亲随虞荔进入台城,死于台城中,接着台城失陷,哀情丧礼无法表示,虞荔因此终身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虽所担任职务待遇责盛,而生 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追求。文帝十分器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顾问。虞荔性格深沉谨慎,少说话,凡是诤言进谏献上可行的意见除去不可行的做 法,这方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会列在别人之后。
当时虞荔的第二个弟弟虞寄居住在闽中,依附陈宝应,虞荔每次谈到他就流泪。文帝哀怜而对他说“我也有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 知道。”于是下发诏令给陈宝应索要虞寄,陈宝应最终不肯遣送。虞荔因此而伤感生病,五帝几次亲往看望。命令虞荔将家中人,搬进宫中居住,虞荔以宫中不是私 家居住的处所,请求留居城外,文帝不许可,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舆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又因为虞荔吃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疲病的折磨,文帝于是下诏令说:“能淳朴地穿布衣吃素食,便是高尚的节操,你年纪已经老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准坚持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虞荔最终不听从。天嘉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文帝十分哀伤惋惜,赠给他侍中的官衔,谥号叫做“德子”,到他的丧枢送还故乡时,文帝亲自出来送行,当时的人对此感到非常荣耀。
②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③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④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尝过徽士何胤 过:责备。
B.帝命勒之,立于馆 勒:勾勒。
C.淡然无营 营:谋求。
D.当时荣之 荣:荣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B.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C.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D.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九岁时便受到陆垂的赏识,当时名士何胤也慕名而来,要一睹其风采。
B.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C.虞荔为人至孝,因为母亲在世时未能尽孝,所以母亲死后他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2)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
参考答案
4.C
5.B
6.D
7.(1)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倕对他的才华十分惊奇(诧异)。
(2)文帝不许可,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舆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
【参考译文】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祖父虞权,在梁朝任延尉卿、永嘉太守。父亲虞检,任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操守。九岁那年,随从堂伯父虞阐去探望太常陆垂,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倕对他的才华十分惊奇(诧异)。又 曾经拜访不就朝廷征聘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去拜访何胤,何胤把虞荔的情况告诉衡阳王,衡阳王要见虞荔,虞荔推辞说:“没有准备见客的名刺(言示曾 做官),不可拜见。”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素来极为敬重他,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到成年时,有漂亮的风度 仪表,博览古代典籍,善于作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署理法曹外兵参军,兼任丹阳诏狱正。梁武帝在京城西边设置士林馆,虞荔于是就写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 命令将碑文刻在石上,陈列于馆中,便任用虞荔做士林学士,接着任用为司文郎,升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舍人。当时梁武帝左右任职的官员;多参与权力中 枢,朝廷内外的军政大事,互相间交错兼管,惟有虞荔和顾协平静淡泊恭谨地退避,居住在宫中西边的官署里,只以通晓叉史为人所知,当时号称清白。接着领大著 作的职务。
当初,虞荔的母亲随虞荔进入台城,死于台城中,接着台城失陷,哀情丧礼无法表示,虞荔因此终身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虽所担任职务待遇责盛,而生 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追求。文帝十分器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顾问。虞荔性格深沉谨慎,少说话,凡是诤言进谏献上可行的意见除去不可行的做 法,这方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会列在别人之后。
当时虞荔的第二个弟弟虞寄居住在闽中,依附陈宝应,虞荔每次谈到他就流泪。文帝哀怜而对他说“我也有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 知道。”于是下发诏令给陈宝应索要虞寄,陈宝应最终不肯遣送。虞荔因此而伤感生病,五帝几次亲往看望。命令虞荔将家中人,搬进宫中居住,虞荔以宫中不是私 家居住的处所,请求留居城外,文帝不许可,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舆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又因为虞荔吃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疲病的折磨,文帝于是下诏令说:“能淳朴地穿布衣吃素食,便是高尚的节操,你年纪已经老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准坚持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虞荔最终不听从。天嘉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文帝十分哀伤惋惜,赠给他侍中的官衔,谥号叫做“德子”,到他的丧枢送还故乡时,文帝亲自出来送行,当时的人对此感到非常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