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子桑雽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①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
异日,桑雽又曰:“舜之将死,乃命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③,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
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
仲尼曰: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何谓无受人益难?”
仲尼曰:“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鸟莫知于鷾鸸③,目之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
“何谓无始而非卒?”
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何谓人与天一邪?”
仲尼曰:“有④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注】①布,财货。②猋氏之风,神农时代的歌曲。③鷾鸸(yì ér):燕子的别名。④有:支配。
(节选自《庄子·山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 竖子不足与谋
B.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C.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 酌贪泉而觉爽
D.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7.B(A项,前者语气词,吗;后者介词,跟。B项,均为连词,而且。C项,连词,前者表承接,不译;后者表转折,却。D项,前者代词,代物;后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饥 渴 寒 暑 穷 桎 不 行 天 地 之 行 也运 物 之 泄也言 与 之 偕 逝 之 谓 也 为 人 臣 者 不 敢 去 之 执 臣 之 道 犹 若 是 而 况 乎 所 以 待天乎
A.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B.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C.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 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D.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8.D(联系上下文,根据语意和文言虚词判断)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孔子塑造为彻晓彻悟道家思想者,实际上是借孔子之事和孔子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人受自然的支配,因而人应当体悟自然,谨守自然,顺应自然。
B.孔子周游列国遭遇种种厄运,亲朋故交、弟子友人越发疏远和离散,他为此感到困惑,经过子桑雽指点,孔子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弟子反而更加敬爱他。
C.子桑雽以林回在逃亡时抛弃贵重的璧玉而选择背负婴儿的故事阐明了人的交往不能以利害为原则,而应当以天性为本。随后进一步阐述了顺应自然,感情率真的思想。
D.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整整七天不能生火就食。他的歌咏,富有节奏和韵律,清楚、明确地表达了困厄给自己所带来的痛苦。他的吟咏引起了颜回的注意。
9.D(“富有节奏和韵律”不正确,文中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也非只表达了痛苦。)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6分)
(2)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4分)
10.(1)君子淡泊却心相亲近(亲切),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易断绝)。那些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2)初被任用各方面都通达(办什么事都顺利),爵位和俸禄一齐到来没有穷尽。
【参考译文】
孔子问桑雽道:“我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在卫国被禁止居留,在商、周之地穷愁潦倒,在陈国和蔡国间受到围困。我遭逢这几次灾祸,亲朋故交越发疏远,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为什么呢?”
桑雽回答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那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了;他是为了怕那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收留。相互收留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相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那些无缘无故而结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孔子说:“我恭敬地听取您的指教!”于是慢悠悠地回去了,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让弟子无须打拱作揖行礼,可是他们对老师的敬爱却更为增进了。
有一天,桑雽又说:“舜将死的时候,告诫夏禹:‘你要警惕啊!身形不如顺应自然,情感不如率真。顺应就不会背离,率真就不会劳苦。不背离不劳神,那么也就不需要用纹饰来装扮(待:对待)身形;无须纹饰来装扮身形,当然也就不必凭借外物。’”
孔子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整整七天不能生火就食,左手靠着枯树,右手敲击枯枝,而且还唱起了神农时代的歌谣,有那打拍子的器具却没有节奏,有敲击的声响却没有节律,敲木声和歌咏声,清楚、明确地表达了唱歌人的心意。
颜回端坐拱手,掉过脸去偷偷看了看。孔子担心他彰显自己的道德而至于夸大,爱惜自己而陷于哀伤,便说:“颜回,不受自然的损害容易,不接受他人的利禄则较困难。没有哪个起点不同时又是终点的,人与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至于)现在唱歌的人又将是谁呢?”
颜回说:“我冒昧地请教什么叫做不受自然的损害容易。”
孔子说:“饥饿、干渴,严寒、酷暑,困穷滞碍不能通达,这是天地的运行,万物运动过程之发泄,说的是要随着天地、万物一齐变化流逝。做臣子的,不敢违拗国君的旨意。遵守做臣子的原则尚且如此,何况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自然呢!”
颜回又问:“什么叫做不接收他人的利禄则较困难呢?”
孔子说:“初被任用各方面都通达(办什么事都觉得顺利),爵位和俸禄一齐到来没有穷尽。这些外物带来的好处,原本是不属于自己的,(只不过是)我的命运被外物操纵。君子不会做劫盗,贤人也不会去偷窃。我若要获取外物的利益,为了什么呢?所以说,鸟没有比燕子更聪明的,看见不适宜停歇的地方,不再多看(即离去),即使掉落了食物,也舍弃不顾而飞走。燕子很害怕人,却进入到人的生活圈子(即,将巢窠寄于人的房舍)。如同国家的存在(即,人不能离开国家)。”
颜回又问:“没有哪个起点不同时又是终点的?”
孔子说:“使万物变化无穷却不知道那替代它的(即,不知道谁替代了谁),这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终点?又怎么能知道它们的起点?(只不过)谨守正道而对待它罢了。”
颜回又问:“什么叫做人与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
孔子说:“人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自然的出现,也是由于自然。人不可能具有自然的本性,也是人固有的天性所决定的,圣人安然体悟自然,并随着自然变化而度过一生!”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①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
异日,桑雽又曰:“舜之将死,乃命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③,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
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
仲尼曰: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仲尼曰:“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鸟莫知于鷾鸸③,目之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
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仲尼曰:“有④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注】①布,财货。②猋氏之风,神农时代的歌曲。③鷾鸸(yì ér):燕子的别名。④有:支配。
(节选自《庄子·山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
B.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C.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
D.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
7.B(A项,前者语气词,吗;后者介词,跟。B项,均为连词,而且。C项,连词,前者表承接,不译;后者表转折,却。D项,前者代词,代物;后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饥 渴 寒 暑 穷 桎 不 行 天 地 之 行 也运 物 之 泄也言 与 之 偕 逝 之 谓 也 为 人 臣 者 不 敢 去 之 执 臣 之 道 犹 若 是 而 况 乎 所 以 待天乎
A.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B.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C.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 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D.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8.D(联系上下文,根据语意和文言虚词判断)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孔子塑造为彻晓彻悟道家思想者,实际上是借孔子之事和孔子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人受自然的支配,因而人应当体悟自然,谨守自然,顺应自然。
B.孔子周游列国遭遇种种厄运,亲朋故交、弟子友人越发疏远和离散,他为此感到困惑,经过子桑雽指点,孔子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弟子反而更加敬爱他。
C.子桑雽以林回在逃亡时抛弃贵重的璧玉而选择背负婴儿的故事阐明了人的交往不能以利害为原则,而应当以天性为本。随后进一步阐述了顺应自然,感情率真的思想。
D.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整整七天不能生火就食。他的歌咏,富有节奏和韵律,清楚、明确地表达了困厄给自己所带来的痛苦。他的吟咏引起了颜回的注意。
9.D(“富有节奏和韵律”不正确,文中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也非只表达了痛苦。)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6分)
(2)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4分)
10.(1)君子淡泊却心相亲近(亲切),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易断绝)。那些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2)初被任用各方面都通达(办什么事都顺利),爵位和俸禄一齐到来没有穷尽。
【参考译文】
孔子问桑雽道:“我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在卫国被禁止居留,在商、周之地穷愁潦倒,在陈国和蔡国间受到围困。我遭逢这几次灾祸,亲朋故交越发疏远,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为什么呢?”
桑雽回答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那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了;他是为了怕那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收留。相互收留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相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那些无缘无故而结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孔子说:“我恭敬地听取您的指教!”于是慢悠悠地回去了,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让弟子无须打拱作揖行礼,可是他们对老师的敬爱却更为增进了。
有一天,桑雽又说:“舜将死的时候,告诫夏禹:‘你要警惕啊!身形不如顺应自然,情感不如率真。顺应就不会背离,率真就不会劳苦。不背离不劳神,那么也就不需要用纹饰来装扮(待:对待)身形;无须纹饰来装扮身形,当然也就不必凭借外物。’”
孔子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整整七天不能生火就食,左手靠着枯树,右手敲击枯枝,而且还唱起了神农时代的歌谣,有那打拍子的器具却没有节奏,有敲击的声响却没有节律,敲木声和歌咏声,清楚、明确地表达了唱歌人的心意。
颜回端坐拱手,掉过脸去偷偷看了看。孔子担心他彰显自己的道德而至于夸大,爱惜自己而陷于哀伤,便说:“颜回,不受自然的损害容易,不接受他人的利禄则较困难。没有哪个起点不同时又是终点的,人与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至于)现在唱歌的人又将是谁呢?”
颜回说:“我冒昧地请教什么叫做不受自然的损害容易。”
孔子说:“饥饿、干渴,严寒、酷暑,困穷滞碍不能通达,这是天地的运行,万物运动过程之发泄,说的是要随着天地、万物一齐变化流逝。做臣子的,不敢违拗国君的旨意。遵守做臣子的原则尚且如此,何况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自然呢!”
颜回又问:“什么叫做不接收他人的利禄则较困难呢?”
孔子说:“初被任用各方面都通达(办什么事都觉得顺利),爵位和俸禄一齐到来没有穷尽。这些外物带来的好处,原本是不属于自己的,(只不过是)我的命运被外物操纵。君子不会做劫盗,贤人也不会去偷窃。我若要获取外物的利益,为了什么呢?所以说,鸟没有比燕子更聪明的,看见不适宜停歇的地方,不再多看(即离去),即使掉落了食物,也舍弃不顾而飞走。燕子很害怕人,却进入到人的生活圈子(即,将巢窠寄于人的房舍)。如同国家的存在(即,人不能离开国家)。”
颜回又问:“没有哪个起点不同时又是终点的?”
孔子说:“使万物变化无穷却不知道那替代它的(即,不知道谁替代了谁),这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终点?又怎么能知道它们的起点?(只不过)谨守正道而对待它罢了。”
颜回又问:“什么叫做人与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
孔子说:“人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自然的出现,也是由于自然。人不可能具有自然的本性,也是人固有的天性所决定的,圣人安然体悟自然,并随着自然变化而度过一生!”
上一篇:《吕蒙正不计人过》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下一篇:《聊斋•于成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