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归纳
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 痴想 隐秘 凝成 喧腾 一瞬间 啜泣 纳罕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溅 伫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缀连 倔强 洗濯 玷污 诅咒 冉冉 雏形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慧心 嬉戏 闲适 禀告 厄运 心旷神怡 险象迭生 执著 鞭策 奢望 蹂躏 猝然长逝 酝酿 黄晕 抖擞 镶 水藻 贮蓄 澄清 逝川 湛蓝 唱和 玄奥 犬吠 凝神 津津乐道 丁丁 栖息 归泊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葱茏 峰峦 预兆 一霎间 狩猎 喑哑 静谧 窸窣 开膛破肚 海域 一叶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一切乌有 丫杈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什物 惊惶 瑟缩 傲然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攥 逮 怦怦 寒颤 嫩芽 霎时 水波粼粼 罗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至爱 炫耀 称职 妥当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缥缈 笼罩 疏星 女娲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戏 哞哞 潺潺 孪生 痒酥 踉踉跄跄 二、课文理解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
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
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
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
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
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课文所选的十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学习态度,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有变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3、《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给人的感觉似乎。
2.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重点复习资料
〔典题例析〕 例题一、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场主积薪其中( 麦场 ) B、一狼洞其中( 柴堆 )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屠自后断其股(狼) 解析:文言文中常有“一词多义”的现象。
上述加点的“其”字虽均为代词,但它所指代的对象却并非完全相同,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其中,A、B、D都是正确的,而C句若补完整应为:(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根据具体语境来看,这里的“其”应指代“屠户”。
参考答案:C 例题二、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解析:要判断主人公是谁,必须先把握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可见作者写本文正是为了讽刺狼。在叙事过程中,文章也是以狼为主导来进行,并以狼最终自取灭亡来结束的。
由此可见,在本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参考答案: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缀( ) 窘( ) 苫蔽( )( ) 奔倚( ) 数刀毙之( )( ) 隧( )入 尻( )尾 chí( )担持刀 dān dān( )( )相向 目似míng( ) 意xiá( )甚 狼亦xiá( )矣 假miè( ) 二、填空。
1、《狼》的作者 ,是 朝著名文学家,初一年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 》,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名,“志异”的意思是 。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 惧狼 → ( )→ ( ) 三、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之: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 ) ④又数刀毙之(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 ) (3)止:①一狼得骨止( ) ②盖以诱敌( ) ②止增笑耳( )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 ) (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 ) 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 ②狼不敢前( ) 四、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训练二 一、阅读课文1、2、3段,完成文后问题。
1、联系全文,段⑴是故事的 ,主要写 ;段⑵⑶是故事的 , 主要写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翻译下列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6.翻译文中加点字。7.翻译下列句子。
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⑵动辄言功: 8.选文中有一成语: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语是: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9、下列加点的“之”字与其他3项不同的是( ) 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D.尽扑杀而食之<狼>答案:一、zhuì jiǒng shàn bì yi shù bì suì kāo 弛 眈眈 瞑 暇 黠 寐 二、1、蒲松龄 清 《山市》 《 聊斋志异 》 2、书斋 记述奇异的事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遇狼 御狼 杀狼 三、1、①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②它,代狼。 ③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④它,代狼。 ⑤结构助词,“的”。
2、①攻击,动词。 ②敌人,名词。
3、①停止,动词。 ②通“只”,只有,副词。
4、①神态,名词。 ②打算,动词。
5、①前面,名词。 ②上前,动词。
四、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五、(1)李白(2)白居易(3)苏轼(4)欧阳修(5)李清照(6)周邦彦(7)袁枚(8)蒲松龄 训练二1、开端 遇狼 发展 惧狼、御狼 2、C 3、(1)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2)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
(3)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以骨投 对狼迁就、退让,报有幻想,希望能退狼。
5、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6、果腹(吃饱肚子) 长(长处,优点) 竟(结束) 合(配) 7、(1)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 (2)动不动就夸口有功。
8、突如其来 突然的来到。 食不果腹 吃不饱。
9、D。
3.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有哪些
《伤仲永》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世隶( )耕 日扳( )仲永环谒( ) 环谒于邑人( ) 不能称( )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伤仲永(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或以钱币丐之( ) 日扳仲永( ) (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泯然众人矣( ) 3、词语运用 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从先人(以前的)还家 B.世隶(奴隶)耕 C.并自为其名(名声)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通 ,意思是: ②贤于材人远矣。
通 ,意思是: 5、辨析加点词的异同: 未尝识书具 书: 词,意思是: 即书诗四句 书: 词,意思是: 余闻之也久 闻: 词,意思是: 不能称前时之闻 闻: 词,意思是: 贤于材人远矣 于: 词,意思是: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 词,意思是: 6、有些词在特定的情况下意思会发生,请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父异焉 异 一般是 词,这里变成了 词,意思是 邑人奇之 奇 一般是 词,这里变成了 词,意思是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一般是 词,这里变成了 词,意思是 父利其然也 利 一般是 词,这里变成了 词,意思是 二、整体把握: 5、本文作者 是 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因散文成就高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6、本文第一段写 ,第二段写 ,先 后 ,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 的道理。 7.摘录课文的原话,说明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三、细读体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遭中,从先人还家,于舅皋见之,十二三臭。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皋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9.翻译句子: 1)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 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翻译: 10、文中有一个句子概括厂方仲永后来沦为平庸人的原因,请找出来。
句子: 11、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X。 ①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 ) ②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 ) ③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
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中可以看出, 13、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请试补出下列括号中省略的部分。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 )矣。
( )令( )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 )曰:“( )泯然众人矣。” 14、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成为一名普通人,谁该对此负责?请读谈你的看法。
15、《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3分) A、痛心忱惜 B、哀怜惋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16、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 17、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8、解释下列多义词:(3分) ⑴自:并自为其名( ) ⑶然:父利其然也(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泯然众人矣( ) ⑵书:即书诗四句( ) 未尝识书具( ) 《木兰诗》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上打“√”) 可汗( kěhàn kèhán )大点兵 燕山(yān yàn) 胡骑( jí jì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àn jiān ) 军书十二卷(juǎn juàn ) 阿姊(jiě zǐ) 著(zhù zhuó)我旧时装 军帖(tiě ti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机杼声 鞍 鞯 朔气 戎机 ( ) ( ) ( ) ( ) 金柝 策勋 红妆 云鬓 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愿为市鞍马(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是) B.不闻爷娘唤女声(听) 著我旧时装(穿) C.双兔傍地走(跑)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通 ,意思是 。 5、辨析下列词的古今意义: 阿爷无大儿 爷: 古义 ,今义 赏赐百千强 强:古义 ,今义 双兔傍地走 走:古义 ,今义 6、辨析下列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昨夜见军帖 词,意思是 将军百战死 词,意思是 对镜帖花黄 词,意思是 出郭相扶将 词,意思是 愿为市鞍马 词,意思是 东市买骏马 词,意思是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当户织 唯闻 朔气 金柝 策勋 出郭相扶将 红妆 云鬓 扑朔 迷离 二、整体把握:粗读大意 8、这首诗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故事。
在木兰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优秀品质。 9、把全诗分为四部分(。
4.求初一文言文的知识归纳
一、《伤仲永》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 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
(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
(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二、《木兰诗》 ⑴.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⑷.重点词语翻译: 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三、《孙权劝学》 ⑴.古今异义: ①。
5.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归纳
文言文 1、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 凹者为壑 作青云白鹤观 徐喷以烟 鞭数十 方出神 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驱之别院 舞于空中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盖一癞虾蟆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师焉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听取蛙声一片 恒不一见 无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乌有 危楼 裁如星点 黯然缥缈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俄而雪骤 差可拟 与友期 去后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不筑 大亡其财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将胡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独以跛之故 2、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细小的东西也看得很清楚。
或: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里这样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变成鹤一样。
或:心时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的都是鹤了。 (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以后时时温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检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
(13)念近中无禅院:想想附近没有这样的寺院。 (14)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姿态各不相同。
(15)然数年恒不一见:但经常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16)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其中,有的像楼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数量有亿万个。
(1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真接霄汉:不久,风住天清,一切都没有了,惟独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8)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 (20)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计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是隔壁的老人干的。
(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cn/czyw/xszx/tbjxzy_1/dzikb/qs/。
6.有没有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整理一、之(代词,语气助词)“之”在文言文里一般是作为代词来使用。
(1) 代词。1. 学而时习之;之,指代学过的知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之,指代孔文子,即孔圉。则其善者而从之;之,指代优点。
——《论语六则》2. 下车引之;之,指代元方。 ——《期行》3. 忽啼求之;之,指代书具。
借旁近与之;或以钱币丐之;之,指代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之,指代仲永写的诗。
邑人奇之;余闻之也久;之,指代仲永这件事。 ——《伤仲永》4. 睨之;之,指代康肃公。
但微颔之;之,指代发失十中八九。以我酌油知之;之,指代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之,指代葫芦。笑而遣之;之,指代卖油翁。
——《卖油翁》5.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之,指代蔡璘。卒辇而致之;之,指代友人的儿子。
——《蔡坚还亡友财》(2) 语气助词。1. 不能称前时之闻;语气助词,的。
——《卖油翁》二、以“以”在文言文中有多种解释,我们主要以课本整理为主。1. 何以谓之“文”也;以,凭借。
是以谓之“文”也;以,因为。可以为师矣;以,来。
可,以,分别解释 ——《论语》六则2. 本所以疑;所以,固定用法,……的原因。以急相弃耶;以,因为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根据(凭借) ——《乘船》3.以养父母;以,把。
以钱币丐之;以,用。 ——《伤仲永》4.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凭借。
5.徐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以,用。 ——《卖油翁》1.右经一章以下;以,表限制和范围。
2.何以:以何,凭借3.师无以应;以,用来 ——《戴震难师》注:“用来”和“用”不同三、而“而”一般表示五种:并列、修饰、转折、递进、顺承。(1) 表并列。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戴震难师》(2)表修饰。1.默而识之;而,表修饰 ——《论语》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相委而去;而,表修饰 ——《期行》4.久而不去;而,表修饰5.笑而遣之;而,表修饰 ——《卖油翁》6.卒辇而致之;而,表修饰 ——《蔡坚还亡友财》(3)表转折。1.人不知而不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3.而钱不湿。
——《卖油翁》(4)表顺承。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论语》3.释担而立。
——《卖油翁》(5)表递进。1.敏而好学。
2.学而不厌。特殊:在《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中,“而翁知我”的而译为“你,你的”,须牢记。
四、为。“为”有两种读音:wéi,wèi,有两种不同的意思。
(1) wéi。(动词)1.可以为师矣;为,做,当。
2.自为其名;为,题写。3.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为,作为。(2)wèi(介词,原因、目的)1.何为不可;为,为什么。
2.因为。3.向4.替5.“以为”固定用法。
7.初中语文1
新课程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
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6、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七年级上册:3、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 案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
恒,经常。 2、层层指数 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1、俄而:片刻。 骤:急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2、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未。
8.有没有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
初一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重难点字词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以数万计:介词,"用"。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6、其: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其子曰:代词,他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大亡其财:助词,不译。
此何遽不为福乎?:译作"是" 而折其髀:代词,他的,指"好骑"的儿子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指"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 12、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3、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14、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15、词性活用: 鞭:鞭数十,驱之别院。
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故: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雨: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富:家富良马: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 善: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好的地方。 智: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拟作:比作。
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有的人。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撒在。
大致,差不多。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智子疑邻:以……为聪明。人皆吊之:都。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数月:经过。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