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考文言虚词选择题越多越好
1.求高考文言虚词选择题 越多越好
“则足以拒秦”里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 不赂者以赂者丧 B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似梦
C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D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
A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 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 B 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下列选择中,括号里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
A (乃)封秦中宝财府库/今其智慧(乃)反不能及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顺风(而)呼
C 谁知(之)者/杳不知其所(之)也
D 吾(所以)还军霸上/圣人之(所以)为圣
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词性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C 秦以攻取之外 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下面句子中“于”的用法和意义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是( )
A 齐人勿附于秦 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吾祖死于是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2.怎样解答高考语文古文虚词选择题
要想在高考中准确解答古文虚词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足够的积累,即充分地把握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仔细审题,要辨清题目所指,是词的用法,还是词的意义,或者是意义和用法,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三、认真进行语法和语境分析,注意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文析词,不可马虎,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我们试以上海近年来的试题为例,给同学们作些具体的示范,希望能对广大高中生尤其是高考生有所帮助。 先看2007年秋考第19题: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第一步,审题。
题目要求是判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所以必须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分析,不可偏废。虚词用法相同,有时意义却不相同,比如“以”作介词用时,有“凭”、“拿”、“把”、“用”等不同意义,我们必须依据句子来辨析清楚。
第二步,调动积累。“以”常作介词来用,有“把、拿、用”,“依据、凭、靠”,“由于”等意思;“以”也常作连词,可以表并列(有时同“而”)、表因果(因为)、表承接(就)、表修饰、表目的(用来)等。
“以”有时作动词,是“认为”的意思。 第三步,具体分析。
A句,“作师说”的目的是“贻之”,所以,这个“以”是连词,意为“用来”。 B句中的“是”(此)是“并、冀之士”“异统”的原因,所以这个“以”也是连词,但意思却是“因为”(有人把这个“以”看作表原因的介词“由于”也无不可)。
C句“欲以(之)立身扬名耳”中省略的“之”,是“立身扬名”的条件或凭借,所以是介词“靠、凭”的意思。D句中“卜居清旷”的目的是“乐其志”,所以这个“以”是连词“用来”。
由此判定A和D意义和用法相同 再看2008年秋考第18题: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第一步,审题。此题只考虑用法,不涉及意义。
第二步,调动积累。“为”常用作介词,可以表对象,有“向”、“对”、“替”、“给”等意义;可以表原因,是“因为”的意思;可以表目的,是“为了”的意思。
也常作动词,有“是”、“做”、“任”等意思。有时还作名词用,是“行为”的意思。
如果“为”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词,如“何辞为?” 第三步,具体分析。依据古代汉语知识,可知直接跟在“所”后面的词,不是动词就是介词,例如“所作所为”、“所以”。
由此可以判定B句中的“为”是动词。A、C、D句中的“为”都与行为动作的对象有关,所以都是介词。
因此,选定B。 三看2008年春考第19题: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鲧窃帝之壤 B岂帝之所爱耶 C余恐学者之至于斯 D而唯异书之信 此题也只要考虑用法,而不论其意义,所以只要作出准确的语法分析,就可以顺利解决了。
A,“鲧窃帝之壤”中“窃”的宾语是“壤”,而这个“壤”是“帝之壤”。所以“帝之壤”是个偏正短语,“之”是结构。
B项“岂帝之所爱耶”中,“帝”为名词,“所爱”是动词,构成主谓短语,所以这个“之”处在主谓之间(这是按标准答案分析的,对此项有不同看法,这里就不讨论了)。 C项“学者之至于斯 ”是“恐”宾语,而这个宾语也是一个主谓短语,所以这个“之”也是处在主谓之间的。
而D项的“唯……之……”(“唯……是……”如“惟利是图“)是古文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这个“之”是表示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这样,我们就准确地选出了B、C。
如果我们能够如此分析,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2009年秋考的第19题,选定C项,因为两句中的“为”都表判断,都是“是”的意思。 智康教育:领先的N对一个性化辅导、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奥数、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全科家教辅导,满足小学、小升初、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类人群课外补习需求。
3.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乃 1、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副词 (1) 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 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4、助词,作形容词词尾。
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且 1、连词 (1)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
如:河水清且涟漪。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 让步关。
4.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高考常考的虚词是18个。
第一课时乃⑴于是,就。⑵才,这才。
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
⑸竟然。⑹他的。
⑺乃至,甚至。⑻可是。
⑼而,又。⑽这样。
[11]你,你的。[巩固练习]1. 良乃入,具告沛公。
2.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 今君乃亡赵走燕。
4. 诸葛亮真乃神人。5.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8. 作计乃尔立。
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第二课时何⑴什么。⑵怎么样。
⑶哪里。⑷多么。
⑸为什么。⑹怎么。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2.如太行、王屋何?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4.作计何不量!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6. 此为何若人?7.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8.徐公何能及君也?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11.这自然,何消吩附12.何其衰也!13. 何乃太区区!与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巩固练习]1. 其可怪也与? 2. 吾与点也3.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4.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第三课时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
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巩固练习]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3. 既其出4.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 其孰能讥之乎?6.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7.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8.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9.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10.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1. 其若是,孰能御之?12. 今存其本不忍废。
13.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且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
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
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⑼如果。[巩固练习]1. 且秦强而赵弱。
2. 今且九十。3.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5. 存者且偷生。6. 三军既惑且疑7. 磐石方且厚。
/四体康且直。8.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9.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10.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1. 且如今年冬第四课时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
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
⑸至于。「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巩固练习]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若入前为寿。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5.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7. 指挥若定。
8. 以闲敝邑,若何?所⑴处所,地方。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的地方”、“。
的人”等。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所在」⑴到处。
⑵所在之处,处所。「巩固练习」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某所,而母立于兹。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则⑴却,可是。⑵那么,就。
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⑸就是。⑹原来是。
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
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
(则则)赞叹的声音。 [巩固练习]1. 连呼则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5. 临视,则虫集冠上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8. 《论语》六则9. 追之,及诸河,则在。
5.【高三语文如何复习文言文的虚词】
再潇洒的教与学,面对考试都不能释然,不过,即使单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虚词的这几方面作用,也是很有效果的.多年来,文言虚词的考察成了文言阅读中一道必考题,命题组坚持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用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就是在无言地向我们宣告虚词的意义.高考经历了多年的成长之后,2002年高考增加了文言文试题的分量,在保留老题型客观选择题的同时,增加了文句翻译,翻译正能体现学生对文言文文句的“贯通”和文意的“丰富”的能力,文言虚词的巨大作用,将在翻译中一显身手.古人云:“文有助词,犹礼之有傧,月之有相也.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则不顺.”说得可谓深入浅出.这里说的“助词”,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文言虚词.思想由文章来表达,文章由文段来组成,文段靠句子,句子靠词语,这一语言世界的宏观与微观的支撑关系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规律,所以反而推之,要想宏观上正确把握古人的思想精华,就必须研究最基础一层的微观世界,那就是句子中词语与词语的关系.的确,在一个句子中充当主角的,是实词,但虚词即便是配角,其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历来被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功能:一为语法功能,二为语气功能.其实从阅读效果来看,这就是虚词在“贯通”和“丰富”这两方面对句子起到重要意义:所谓“贯通”,就是将实词表达的含义有效地组合起来,真正实现表达的目的,达到所要表达的最佳效果;所谓“丰富”,就是将实词不能表达的,或表达不完善的的内容补充完整,使句中实词的意义更清晰更生动.随便就可以举两个例子:“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除去虚词“因”,此句成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文意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主语错了位,这和上下文的文意显然无法贯通.再比如说2000年高考文言阅读中的一句“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除去两个虚词“仅”和“之”,原文便成“法是陛下法,臣守”,显然就缺少了原文里通过副词“仅“传达出的,“臣”对事态的态度,一句话的内容就单调了许多.所以说,虚词在文言句中功不可没,抓住了虚词才会让你真正全面透彻地理解古文,读懂古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分析虚词:一.观察虚词对句子结构的作用,翻译时调整好句子结构这主要针对结构助词而言,举一个例子来看“以此鸟(A)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B)之适而茂林(C)之栖”这句包含哲理的议论,读懂的关键是那三个“之”.“之”的虚词意义很复杂,其中有一类作用就是结构助词,其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定语的标志;另一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有一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之”的这些功用,或者不能理解这几种结构的意义,当然就不能将这句耐人寻味的文言读懂.“A之”在这里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BC之”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这句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这样:“凭这只鸟羽毛漂亮并且声音美好,为什么不到深山去栖息在茂密的森林里?”文言中结构助词并不很多,”之,者”用得较多一点,但能在句中形成相对结构的还有介词,比如”以,于”等举个例子: 《寡人之与国也》中有一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如果分析不出介词“于”所带宾语是一句长句子,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孟子锐不可当的辩论艺术. 另外,文言中的固定结构,复音虚词,兼词等也需慎重考虑它们的结构意义.. 二.观察虚词对句子语气的作用,翻译时把握好句子语气虚词对句子语气所起的作用,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为直接的语气词上,如,语气助词“乎”、“焉”、“也” “耳”等;语气副词“其”、“乃”、“何”等都可以用来表达各种不相同的语气.举个例子作简单说明:“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重叠使用语气助词,加重了肯定语气,形象地表现了梁惠王自以为是的骄傲心理.语气副词也能起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如欧阳修《伶官传记》中“与尔三矢,尔其无忘尔父之志”一句,“其”相当于“一定”,就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真实地表现了晋王临死托志的恳切.但一个词常常可表达多种语气,翻译出正确的语气,还需要揣摩语境.这就是下面所讲到的组合效果. 另一种是通过各类虚词在句中的间接组合,而使句子产生了一定的语气情态,从而达到了更为生动的语气表达效果.《资治通鉴 晋纪》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副词“既”“而”都是多意词, 在这里改如何翻译才能更生动地表现人物? 仔细分析前后关照,将“既”解释为“已经”,连词“而”解释为递进关系“还要”,这句就组合为这样的一句表意完整的话:你已经不种田了,还要游戏般地偷人的稻.就把陶侃大怒,指责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三.观察虚词对句子连接的作用,翻译句子要注意逻辑关系:在众多的文言虚词里,有很多起关联作用的连词,比如“而”、“且”、“则”、“以”等,它们的加盟使的句子和文段多了几分理趣,重点更突出.下面就拿苏轼《赤壁赋》里的一段经典议论来说明连词对文段意义:“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观之。
6.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乃 1、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副词 (1) 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 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4、助词,作形容词词尾。
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且 1、连词 (1)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