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lǐ bù tōng]

文理不通

成语拼音 [wén lǐ bù tōng]

成语解释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成语例句 很难想象,有的人连写信都文理不通,怎么能准确、简炼、明白地写出科学论文呢?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繁体字形 文理不通

英文翻译 illogical and ungrammatical

成语接龙 “文理不通”成语接龙

成语关注 文章 词句 内容 方面 行不通

文理不通的意思

折叠展开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文理不通的造句

折叠展开
  1. 像这样文理不通的文章,居然也能见报,真不可思议。
  2. 很难想象,有的人连写信都文理不通,怎么能准确、简炼、明白地写出科学论文呢?
  3. 听见平讷说了这么一句文理不通的话,卡明斯心里又添了几分鄙夷.
  4. 他们的文章佶屈聱牙,甚至文理不通,既缺思想性,又无艺术性。
  5. 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
  6. 王文学的忏悔材料不仅白字连篇,而且文理不通之处比比皆是。
  7.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8. 担任大学其它课程的教师,抱怨学生交来的学期论文或试卷,文理不通,草率得令人无法忍受。
  9.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中医翻译作品均存在着译文文理不通、逐词死译、晦涩难懂等现象。
  10. 翰林院侍读吴孝登“作诗谬妄”,被发配宁古塔为军奴;侍读学士陈邦彦、陈邦直“谬误舛错”,翰林项维聪“文理不通”,都被革职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