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字共有1个读音: [xián]  

銜

[xián]

汉字

注音 ㄒㄧㄢˊ

部首 [釒]  金字旁

笔画 总笔画:14 部外:6

异体字 𠷢 𠼫 𠾑

字形结构 左中右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929C

其它编码 五笔:tqfh|tqgs 仓颉:hocmn 郑码:oip 四角:21221

笔顺编码 33234112431112

笔顺笔画 ノノ丨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撇 竖 撇 点 横 横 竖 点 撇 提 横 横 竖钩

銜的意思

折叠展开

同“”。

銜字的基本解释

折叠展开

基本字义


xián ㄒㄧㄢˊ

 ◎ 同“”。

英语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德语 (amtlicher,militärischer)​ Rang oder Titel (S)​,Trense (S)

法语 tenir dans la bouche (aux lèvres)​,titre,grade

銜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详细字义


銜 xián

〈名〉

(1) (会意。从金,从行。骑马或驾马车与行走有关,故从“行”;“马勒铁”是金属制品,故从“金”。本义:马勒铁,又称马嚼子)

(2) 同本义 [bit]

衔,马勒口也。——《说文》

断镳衔以驰骛兮。——《楚辞·灵怀》。注:“铺口铁也。”

诡衔窃辔。——《庄子·马蹄》

(3) 又如:衔环背鞍(当牛作马,力图报答);衔橛背鞍(橛:马口衔的横木。指当中作马,效劳报恩);衔璧舆榇(指国君投降)

(4) 头衔,官阶,官位衔接晋升的名称 [rank;title]

官衔亦曰头衔。所以名为衔者,如人口衔物,取其连续之义。凡衔必备书所官,由今职陆续历数旧职,包含无遗也。——《封氏闻见记》

(5) 又如:衔名(官衔和姓名);衔称(官衔职称)

銜字的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衔ㄒㄧㄢˊxián 名

装在马口用来控制马匹的铁制用具。《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战国策·秦策一》:「伏轼撙衔,横历天下。」

官阶、职称。如:「官衔」、「头衔」、「职衔」。

用嘴含物或叼物。《周礼·夏官·大司马》:「遂鼓行,徒衔枚而进。」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奉、接受。《管子·形势》:「衔命者,君之尊也。」《礼记·檀弓上》:「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怀藏在心。如:「含悲衔恨」。《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感激、感谢。《管子·形势》:「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晋·陶渊明〈乞食诗〉:「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连接、相连。如:「衔接」。《水浒传·第八六回》:「且把粮车首尾相衔,权做寨栅。」

康熙字典解释

折叠展开

銜【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監切《集韻》《韻會》乎監切,𠀤音咸。《說文》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徐曰》馬銜所以制之行也。會意。《戰國策》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前漢·張敞傳》利其銜策。

又《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詩·豳風·勿士行枚箋》初無行𨻰銜枚之事。《東京夢華錄》車駕登宣德樓,下赦,旋立雞竿,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盧照隣詩》龍銜寶蓋迎朝日。

又《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銜命。

又官吏階位曰銜。《語林》近代選曹補授,先具舊官於前,次書擬官於後,新舊相銜也。《白居易·贈張籍詩》獨有詠詩張大祝,十年不攺舊官銜。《陸遊詩》頭銜字字敵冰淸。

又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林景熙詩》心銜造化仁。

又憾也。《前漢·外戚傳》栗姬怒不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唐書·薛藝傳》藝頻爲李景所辱,深銜之。

又人參,一名人銜。《本草》其成有階級,故名。《蘇軾詩》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又馬銜,海神也。《木華·海賦》海童邀路,馬銜當蹊。《註》海童,馬銜,皆神名。馬銜,馬首,一角,龍形。

说文解字解释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

銜【卷十四】【金部】

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戶監切

说文解字注

(銜)馬勒口中也。也當作者。革部曰。勒、馬頭落銜也。落謂絡其頭。銜謂關其口。統謂之勒也。其在口中者謂之銜。落以𩊚爲之。𩊚、生革也。銜以鐵爲之。故其字从金。引申爲凡口含之用。从金行。會意。戶監切。葢金亦聲。在七部。銜者、所㠯行馬者也。所以字今補。凡馬提控其銜以制其行止。此釋从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