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bù wèi sǐ]

民不畏死

成语拼音 [mín bù wèi sǐ]

成语解释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成语出处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成语例句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国人民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 民不畏死

英文翻译 fear no death

成语接龙 “民不畏死”成语接龙

成语关注 惧怕 人民 不怕死 形容 气慨

民不畏死的意思

折叠展开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畏:1.怕:不畏艰险。英勇无畏。2.敬服:令人畏服。后生可畏。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民不畏死的造句

折叠展开
  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 民不畏死,奈何之死俱之?
  3. 反动派向我们高举起屠刀,但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 古语不是说过么,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5. 正是民不畏死,其大畏也!村民们临得天灾,也不惧怕他了,也跟着喝道:“快说,快说!”。
  6. 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你不该让汝南郡王牵着鼻子走,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动干戈,方造成这种被动局面。
  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恒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恒有司杀者杀。
  9. 赌徒是决不甘心输的,赌徒输了之后一定会想方设法扳本,魔鬼峡谷怎么了,灵女又如何,民不畏死,你吓谁啊,得罪了赌徒,照样让你输个精打光。
  10. 许兴虎将这段话翻译给洪颖时,忽然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