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嗌”字共有2个读音: [yì]   [ài]  

嗌

[yì]
[ài]

汉字

注音 ㄧˋ|ㄞˋ

部首 [口]  口字旁

笔画 总笔画:13 部外:10

异体字 𠍳 𡁐 𣣼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55CC

其它编码 五笔:kuwl 仓颉:rtct 郑码:juol 四角:68012

笔顺编码 2514313425221

笔顺笔画 丨フ一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撇 点 竖 横折 竖 竖 横

嗌的意思

折叠展开
[ài]

咽喉被食物等塞住。

[yì]

咽喉。

嗌字的基本解释

折叠展开

基本字义


yì ㄧˋ

咽喉,喉咙。

其它字义


ài ㄞˋ

〔嗌嗌〕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嗌嗌”。 咽喉窒塞,噎。

英语 the throat; to quarrel, choke

德语 würgen; verschlucken (V)​,Rachen (S)

法语 suffoquer,s'étouffer (en avalant)​,être étranglé (par les sanglots)​

嗌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详细字义


ài

〈动〉

(1) 咽喉塞住 [choke]

嗌,噎也…秦 晋或曰嗌。——《方言》

嗌不容粒。——《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2) 又如:嗌喉(上吊身亡)

(3) 另见 yì

基本词义


〈名〉

(1) 咽喉 [throat]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释名》

食之已嗌痛。——《山海经·北山经》

使我嗌疾而腰急。——《列子·汤问》

嗌于面尘,身无膏泽。——《素问》

(2) 喻指交通要道 [vital communication line]

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说文解字注》

(3) 嗌喔 [sound of flattering]。如:嗌呕(嗌喔。形容奉承取媚的声音)

(4) 另见 ài

嗌字的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嗌ㄧˋyì 名

咽喉、喉嚨。《穀梁傳·昭公十九年》:「哭泣歠飦粥,嗌不容粒。」

嗌ㄞˋài 動

噎,喉嚨塞住。《老殘遊記·第二○回》:「說到這裡,就嗌住了。」

康熙字典解释

折叠展开

嗌【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伊昔切,音益。《說文》咽也。《穀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註》嗌,喉也。《楚辭·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義同。《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釋文》嗌,郭音厄。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笑也。《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

又《集韻》烏懈切,音隘。《揚子·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註》皆謂咽痛。

又《集韻》壹計切,音翳。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

说文解字解释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

嗌【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益聲。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伊昔切〖注〗《玉篇》𡁐,籒文嗌。又䒣,同苒。草盛貌。

说文解字注

(嗌)咽也。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咽嗌雙聲。漢書。昌邑王嗌痛。爾雅注云。江東名咽爲嗌。从口。益聲。伊昔切。十六部。

(𠍳)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此象形字。與亢略同。漢百官公卿表曰。?作朕虞。應劭曰。?、伯益也。師古曰。?古益字也。按此假借籒文隘爲益。如九歌假借古文番爲播也。趙宋時古文尙書益作?。此本諸漢表耳。○又按凡言項領頸亢胡者、自外言之。言嚨㗋噲吞咽嗌者、自內言之。故皆从口。自口而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