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的解释

诏书[zhào shū] 诏书 诏书(zhào shū)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

用“诏书”造句 第6组

  • 51、日本天皇寡廉鲜耻行同狗彘,好一个“投降”的“终战诏书”。

  • 52、臣又见诏书,令宗室勋贤作镇籓部,贻厥子孙,嗣守其政,非有大故,无或黜免。

  • 53、哪晓得诏书下了半个月之久,勤王的兵马一个也没有,元人兵势日迫一日,朝臣只急得仰屋而嗟。

  • 54、圣上,快下诏书,命陇西之驻军快速来援,可解一时之困呀!

  • 55、四年二月,太常王黼编类《明堂颁朔布政诏书》、《条例》、《气令应验》,凡六十三册,上之。

  • 56、她既垂帘听政,又亲手下达了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与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备受慈禧冷遇不同,她是慈禧中意的儿媳。

  • 57、臣元年十一月被公车司马令所下州郡,八月甲申诏书征臣,更赐安车、衣被、茵蓐,以礼发遣,光宠并臻,优命屡至,怔营竦息,悼心失图。

  • 58、霖渊国的蒙狎和钱豹为木头和闵柔带来的贺礼也是一纸诏书,蒙狎在诏书中公告天下,只要雪云教奉公守法,不干涉国政,就大力支持雪云教在霖渊国发展。

  • 59、刘辩改元后的第三天,董卓主持群臣大会,申明刘辩年幼愚昧,不配当一国之君,接着逼迫何太后下诏书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皇帝。

  • 60、顷之,坐诏书脱误,左迁骁骑将军,积其前事也。

用“诏书”造句 第7组

  • 61、郭桓贪赃舞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朱元璋亲手书写诏书罗列郭桓等人罪状,下令处死包括郭桓在内的六部侍郎及各地方的官员一万余人。

  • 62、相传天授二年腊月初一,西京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 63、奉今年二月被州郡所下三年十二月辛酉诏书,重赐安车、衣服,别驾从事与郡功曹以礼发遣,又特被玺书,以臣为光禄勋,躬秉劳谦,引喻周、秦,损上益下。

  • 64、笙篁妙谛,钟磬清音,礼部尚书孔思手捧诏书登上祭天坛,跪读诏告曰:天之兴楚,地之尊王。

  • 65、灵太后临朝,三公郎中崔鸿上疏理寿兴,诏书追雪,赠豫州刺史,谥曰庄。

  • 66、公元1413年3月3日,在威严的紫禁城中,明成祖朱棣以一纸诏书告谕天下: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 67、比如后赵国主羯人石勒推崇僧人佛图澄,下诏书“中州胡晋略皆奉佛”。

  • 68、瑞王爷威严的微紫面膛满是无奈,甩了甩诏书,摊着胳膊,颇有捶胸顿足的趋势。

  • 69、据说有一年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 70、明英宗为此下诏书,明令今后州县官员有罪,不再加杖刑,此后,杖打惩罚州县官员的就少了。

用“诏书”造句 第8组

  • 71、周延拿出一份文件,让威廉五世在上面盖了个戳子,这就算帝国出了新诏书了。

  • 72、尽管此文明确指出,太后下嫁诏书确曾在宣统元年(1909年)被清朝内阁中书刘启瑞所发现,似乎不容置疑,不过其中还有如下令人莫解的问题。

  • 73、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 74、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他们假称受太后诏书,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起兵,传檄州郡,讨伐司马师。

  • 75、王爱卿,你是当朝第一武将,这次就由你代本皇携诏书前去向四大家族问好。

  • 76、该诰命诏书为卷轴式装裱,正面为绢,背面为宣纸托表,非常精致。

  • 77、如今一见诏书此语,大惊,乘追锋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

  • 78、果至,胤单衣鹿巾,执经卷,下床跪受诏书,就席伏读。

  • 79、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包括诏书和上谕,均凿凿有据。

  • 80、此时他却已扩展到极限,兵力毕竟有限,便于十一月底,同意了袁绍请人入京求董卓发下调停诏书,两家表面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