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的解释

清官[qīng guān] 清官 1.清官即清资官,或称清职。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崇尚虚玄,不愿务实,遂将“职闲廪重”(《晋书·阎缵传》)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职视为清官。一度并成为制度,《南齐书·东昏侯纪》记:“诏三品清资官以上应食禄者,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现钱。”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洁的官吏,又称循吏、良吏、廉吏.。 4.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为民请命的人。

用“清官”造句 第11组

  • 101、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你就愚不可及。

  • 102、龙若海也想做清官,但如果清得连住房都无力购买,看病都无法支付日渐增长的医药费,子女的教育费也只能望洋兴叹的话,这种清官也难乎为继。

  • 103、人家是清如水明如镜的清官,不像我自己买的烟抽着不香。

  • 104、网帖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意思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清官不仅凤毛麟角,重赏之下也未必见得着。

  • 105、余寡闻,以为清官只需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即可,未必每个人都一定要创建赫赫功绩。

  • 106、既为清官必有贤心,士不为斗米折腰何况帽呼?先烈为国家“砍头只当风吹帽”;贪官当道也罢,“砍帽只当风吹头”。

  • 107、林昆此时也没有了注意,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他也有力所能及的事。

  • 108、郑正鹄在天水任上,秉公办事,严惩赃官污吏……成为清末以"廉洁奉公"着称的清官之一。

  • 109、正式规则软懒散,潜规则就要支配官场,而以收更多的费、干更少的活儿为基本特征的潜规则,势必造就大批的贪官污吏,造就大批的钱能,同时降低清官的比重。

  • 110、作为该书作者,王跃文这样评价陈廷敬: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用“清官”造句 第12组

  • 111、纲少通经学,砥砺廉隅,既受任为御史,目睹顺帝宠遇宦官,引为己忧,慨然叹息道:“秽恶满朝,不能致身事君,扫清官禁,虽得幸生,也非我所愿哩!”。

  • 112、,怕人们论清官骂昏官,骂来骂去骂到他们头上,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六。

  • 113、相比于陶渊明的逃离世俗,刘知几、吴兢的追随理想,明代大清官海瑞的辞职就颇有些赌气的意味。

  • 114、清官难断家务事,皮海旺想着把二驴子送去劳教,二驴子的父母又死活不同意,说是儿子还没结婚,蹲完大牢出来就更没人敢嫁给他了。

  • 115、中国一直有清官崇拜热,老百姓向来希望官员清如水,明如镜,爱民如子。

  • 116、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将保护典型的住宅和其他建筑,以及现状道路格局和高墙深巷的传统风貌,使之成为集中宁波明清官宦住宅建筑传统风貌的区域。

  • 117、新剧中,武潘一改“三寸丁、枯树皮”、“作风败坏、水性杨花”传统形象,被“还原”为仁义清官和一代贤妻。

  • 118、儿子阮彦博从小立志高远希望继承父亲之志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做一个有所为的清官

  • 119、海康县历史上出了陈瑸等6位清官,只留下‘清廉’二字。

  • 120、有道是清官能断家务事,更何况爹爹不才,除了你死去的娘亲,身边还有两位夫人。

用“清官”造句 第13组

  • 121、“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 122、为官者,不是胆大有为的贪官,就是碌碌无为的清官

  • 123、本次展览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预展现场呈现,50余件明清官窑佳器汇集一堂,将为预展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

  • 124、同时精选“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抚宁本地廉吏翟鹏、张巨两位务实为民的故事,对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进行宣传。

  • 125、随着整套书的出炉,诸如海南“清官”文化基因、海南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等会拥有更多的历史例证,并得到更好的阐发。

  • 126、时小福,1886年被选为清官教习,并破例被委任精忠庙庙首,据传时小福演戏时常常用白酒饮场,而他收的入室弟子,皆以“仙”。

  • 127、我困惑的是,怎么绝大多数作者包括若干久仰的专家都顺风扯篷,跟着全盘否定清官海瑞?既然事物都一分为二,那么也该对封建官吏作出区分嘛。

  • 128、“清官难断家事”,偏偏梁姑娘“诊断”都是棘手的家事,或婚外情、或分隔家庭脆弱的婚姻。

  • 129、寄托读者的希望,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希望河清海晏,希望清官出世杀尽贪官,希望警察智慧抓尽小偷,希望……其实,就是给读者编织一个梦。

  • 130、其中有个王校尉,甚是识时达务,不肯倚势欺人,便道:“老爷是清官,哪个不知,谁人不晓。

用“清官”造句 第14组

  • 131、现在从清官册中看,寇准到霞谷县连坐三任县令,共九年时间,百姓称颂他是官清如水,心明如镜,爱民如子,断案如神。

  • 132、中国文学作品中最早涉及对所谓清官批判的是《老残游记》,比雍正皇帝晚一百七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