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解释

春秋[chūn qiū] 春秋 (春秋经)《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 (汉语词语)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 “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用“春秋”造句 第26组

  • 251、上海白茅岭监狱跨越50个春秋的搬迁。

  • 252、在《春秋纬·演孔图》中又有:“凤,火之精也,生丹穴。

  • 253、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 254、对此《史记》、《国语·越语》、《越绝书》、《吴越春秋》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其他古籍中却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和有益的线索。

  • 255、刘医生说,艾灸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 256、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勇士荆坷西刺秦王,在易水之上击筑悲歌。

  • 257、建设者,前赴后继五十春秋;赢来塞上锦天绣地;文化人,各领风骚诗文书画,高歌时代华彩乐章。

  • 258、根据《史记》和《竹书纪年》的记载,越王不寿确有其人,而根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记载的越王世系,并无不寿的名字。

  • 259、经过几年的摸索,孙旭亮终于在2002年春节绘制完成书画一体的《春秋依韵图》。

  • 260、《春秋演孔图》说孔子:“身长十尺,海口尼首,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并齿龙形,龟脊龙掌,胼协修肱。

用“春秋”造句 第27组

  • 261、寒往暑来近3个春秋,小黄丹在社会的关爱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种种困难,凭着超人的毅力,坐着轮椅念完了小学。

  • 262、关羽关云长当年秉烛夜读《春秋》的所在。

  • 263、献岁发春,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天人合一,在《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等典籍中有着记载。

  • 264、斯其时也,世界必有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的时代活剧精彩上演,必有春秋鼎盛、挥戈反日的中国交响音诗新篇问世。

  • 265、然而,处罚济南春秋的事情并没有起到以一儆百的作用。

  • 266、“春秋责备贤者”,丝毫没有苛责前人的意思。

  • 267、“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 26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269、秦穆公扫荡了晋国西部局部地区,算是报了宿恨,然后改向西发展,“秦穆公遂霸西戎”,终于继齐桓、宋襄、晋文之后成为春秋第四位霸主。

  • 270、他介绍,春秋时期(公元前756年)在渭水流域就有祭祀伏羲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

用“春秋”造句 第28组

  • 271、民之公仆两袖清风,得失两意过往云烟,岁月如歌春秋奈何,心静志远堪称楷模。

  • 272、莒地历史悠久,商为姑幕国,周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勿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