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三尺的诗句
1.有关尺子的诗句有哪些
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战国·屈原《卜居》
译文: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2.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出自:唐.李白《上清宝鼎》
译文:玉尺是一种广义上度量人文、才学、才艺修养水平的抽象尺度。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译文: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约有三千尺。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李白《赠汪伦》
译文: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5.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出自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译文: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6.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出自清代: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译文:那百尺高的红楼,正临着宽阔的大路。不管黄昏还是清晨。
7.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宋代: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译文:一座百尺高楼倚江矗立着,有位思妇正在楼上凭栏远眺。只见春江之上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点点白帆像穿梭一样往来不绝,但是怎么也见不到丈夫的座船归来。
8.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出自佚名《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译文:三尺宝剑名龙泉,藏在匣里无人见。
9.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出自清代:林嗣环《口技》
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0.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2.举头三尺有神明,该诗句原文
集俗语竹枝词> 全文 公门里面好修行,半夜敲门心不惊;善恶死对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释意: 这首《竹枝词》是集民间俗语而成的。意思是说在公门里做事(做官)的人,在公门里要好好修行,行事只要公道端正,即使半夜有人敲门,问心无愧,一点也不惊。
一个人在世,为善为恶,到头来总是有报应的。 此词所集四句,教师用来劝世的,劝人要行善,尤其是在公门里做事的人,更要好好修行,莫要弄权使势,为非作歹。
汉语文化一直从德行品质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故君子,就是有知识,有修养,有德行,胸怀大志而又气质好之人.道者,大则安邦定国,济世救民。
3.“三尺又何妨”出自哪首诗
让墙诗
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关于这首弘扬仁义、倡导谦让的诗作,到底是谁作的,年代已久,如今真的是无从查考,现在流传至今的关于作者以及背后故事的版本就有多个如下:
1. 版本一:康熙朝“张英”版
相传在清康熙时,有一位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中间有一条属于张家的隙地,用来作过往通道,之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 这样做会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的人不服,然后双方发生了纠纷,事情严重到告到了县衙里,但因为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的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写了封信寄到京城,告诉张英这件事,张英读完信,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张英寄回的信,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2. 版本二:明朝“舒芬”版
明朝时,江西进贤北山人舒芬,当了翰林院修撰,后又被授谏议大夫。舒芬当了官后,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他对自己家里人要求很严,不许家人利用自己的名号去为非作歹,因此清名远播,官声极佳。
有一次,他家的邻居盖房子,把墙脚下到属于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准备将原来的房屋扩修,这样,两家发生了争执,于是,他家人给舒芬写了一封信,要他以当官的名义出面干预。舒芬接到家书后,立即给家人寄去一首诗,诗云: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们也都是读书人,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看了他的诗,心静下来了,气顺过来了,于是,到对方家门,答应让出地基,邻居也主动地将自己下下去的墙脚挖起,还向后退了好几尺,一直到现在,在舒芬的家乡北山镇,还保存着宽宽的“让墙巷”。
3. 版本三:明朝”郭朴“版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吏部尚书名字叫做郭朴,为人清高,为官清正,受到时人推崇。
一回,他接到家中人捎来的书信,信中提到邻居建房子,跟他们家争一墙之地的情形。这件事已经缠讼多年,但始终无法获得解决,所以,他想请郭朴以朝中大臣的名义,向地方县官施加压力,如此一来,定能平息纷争。郭朴看完,笑了笑,只写了一首诗答复家人: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信一看,猛然醒悟,于是主动让出一墙,想不到邻居也是客气地让出一墙,两家彼此让出一墙,便在原地空出一条巷道。
后人便将该处称为“仁义巷”,此事也成为地方佳话,传诵不已。
4. 版本四:“郑板桥”版
郑板桥当官的时候,他家人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一块地,彼此互不退让,闹得不可开交,以致各向前修围墙,阻断道路,家里人就写了封信给郑板桥,希望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听说之后,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4.求诗,让他三尺又何妨是哪首诗
关于这首古诗有多种传说,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相同的:人与人相处,要多一分谦让,多一分宽容!
传说一:
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
在桐城的家人因建房子与邻居矛盾,互不相让,便写信给他要他利用职权干预纠纷。没想到他回了一份家书劝告:“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来信后很受教育,立即把墙后退三尺。邻居一看,颇受感动——很惭愧,也主动后退三尺。
传说二:
在合肥三孝口西南侧,曾有一巷,名“龚万巷”,又名“龚弯巷”。说起该巷由来,在民间流传有一颇具趣味的传说。
当年这里曾居住着两户相邻的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朝廷重臣,人称“龚大司马”;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人称“万大老爷”。
此两户人家,虽相邻多年,但并不来往。好歹是左邻右舍,各走各的门,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孰知这年,龚、万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显荣贵之意。其实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问题是,此两户人家在翻建房屋时,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结果引发了争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时间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县衙老爷那里。
龚、万两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县衙老爷乃七品芝麻小官,岂敢轻易判决,以致官司迟迟没有结果。
龚家因家主官大,见此小小的官司竟迟迟无果,不免气愤难忍,无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禀报龚大司马,希求龚大司马出面干预,以振族威,出掉这口怨气。
再说远在京城的龚大司马,接到家书后,见诉,起初确也很气恼,好在其妇人乃一知书明理之人,闻情后淡淡一笑而劝道:“相邻相争,只为一墙,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对此区区小事,当大度才是,让人几尺何妨?”
龚大人闻妻言之有理,顿时息怒,随即付书一封,交管家人带回。龚家人接到龚大人来书,拆开一看,见书仅诗一首。词曰:“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言,皆息怒默语,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
龚家一反当初的举动,使万家很受震动,愧疚之余,也仿效龚家做法,主动将与龚家相邻的山墙退建三尺。这样一来,使得龚、万两家宅居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人们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也即后来改称的“龚弯巷”。
传说三:
清朝康熙年间的大易学家、理学家胡煦(1655—1736)在京为官时,收到家信,老家与邻居为房屋地界发生纠纷,以至中间巷道狭窄几乎不能走人。胡煦当即写下上面诗句,托人带回家中。于是胡家在原来争辩的基础上朝里让了三尺,邻居非常感动,也朝里让了三尺,过道多了六尺,为此陡然开阔,行人不再感到狭窄,于是时人称此巷为“仁义巷”。此故事在光山县几乎家喻户晓,已被载入《光山县志》。
传说四:
明朝郑板桥说。郑板桥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传说五:
明朝郭朴说。吏部尚书郭朴曾写劝弟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传说六:
明朝舒芬说。明正德年间的状元舒芬家书:“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传说七:
明朝林翰说。林翰《诫子弟》诗云:“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传说八:
清朝张廷玉说。张廷玉是前述张英的儿子。雍正年间曾写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传说九:
清朝曾国藩说。曾国藩给弟曾国潢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传说十:
清朝何绍基说。道州人何绍基家书:“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
5.“广厦万千夜眠三尺”的全诗是什么
全诗:广厦万千,夜眠仅需三尺。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
出处:出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释义:有再多再大的房屋,晚上睡觉的地方只需要三尺就行了,家里再有钱,每天吃饭也只不过是三餐饭而已。告诫人们追求财富是无穷的,而人的生命和需求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要多积德行善,多领悟生命的意义。
扩展资料:
跟“广厦万千,夜眠仅需三尺”类似形容知足常乐的诗句:
1、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训次儿》
释义:对于世事能够知足,心中会常常感到快意;人到了与世无争、与人无求的地步,自然会被别人高看一步。
2、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释义:不论你是富贵也好,贫贱也好,只要你内心知足,你就会感到满意和快乐。
3、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张养浩《山坡羊》
释义:一个犁和一匹牛外加半亩田地,丰收和荒灾都依靠天气。饮食简单的三餐一早一晚睡得也踏实。
4、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张养浩《山坡羊》
释义:虽然是简单的衣布也好歹胜过丝绸可以保暖,长了短了都能穿。有几间茅草建筑的屋子住不住都没有顾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舌尖上的中国
6.让他三尺又何妨
出自——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让墙故事。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之此事。
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得到张英寄回的信,家人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
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扩展资料:
1,人物介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
2,六尺巷介绍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六尺巷位于太湖石往前方,巷子不长,仅百米,宽两米。青砖黛瓦卵石路,墙外两旁植香樟,笔直而幽邃,有种史书般的厚重。伫立巷中,一幅画卷在眼前流淌。康熙年间,南墙边是张家,北墙边为吴家,两家为宅基地争论着,互让着……而今,张家吴家已不在,唯见小巷树森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