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特产的诗句
1.有哪些描写广东美食的诗句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
2.关于岭南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惠州一绝》苏轼(宋代)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2.《岭南江行》唐代(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1.《惠州一绝》【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创作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2.《岭南江行》【译文】:江水南去隐入那茫茫云烟,遍地黄茅的尽头便是海边。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蛭浮现。
射工阴险地窥伺行人身影,飓母不时地惊扰旅客舟船。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进入今广西以后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
当时作者因谗被贬柳州,溯湘江进入岭南,继续乘船经灵渠入岭南水系到达柳州刺史任所。
3.汕尾的家乡特产的诗歌
汕尾特产陆丰除盛产稻谷、甘薯、甘蔗、花生、大豆等农产品和荔枝、香蕉、菠萝、龙眼、柑桔、桃李梅等水果之外,还有许多风味独特和享有盛誉的饮品、食物和土特产.如华帝山矿泉水、陆宝矿泉水、玄武山矿泉水、流冲赤米酒、梅陇丰梅春(乌米酒)、海丰三料纯米酒、陆丰老红酒(糯米酒)、海丰西坑茶、莲花山茶、印真茶(首刺芯等)、陆丰华侨农场乌龙茶、公平牛肉脯、明热草鸡、赤石沙羌、莲花蛋黄蕃薯、梅陇莲藕、薯菇、甲子鱼丸、田成面条、捷胜粉丝、汕尾莱稞、南塘花生糖、甲子“三美味'系列海鲜调味品、冰花梅酱,即食沙河粉等。
4.关于广州的诗句有哪些
1、广州三樵歌唐代:佚名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
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2、广州试越台怀古唐代:黄滔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3、广州江中作唐代:张说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
离人与江水,终日向西南。4、广州朱长史座观妓唐代:宋之问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
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5、题广州使院唐代:郑愚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6、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书赴朝,时兼宗正卿唐代:杨衡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7、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唐代:张九龄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8、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唐代:刘言史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9、使至广州唐代:张九龄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10、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唐代:李群玉一径松梢踏石梯,步穷身在白云西。
日衔赤浪金车没,天拂沧波翠幕低。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黄滔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张说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宋之问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
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郑愚郑愚,番禺人。官至礼部侍郎,著有诗作。
唐朝时代人物。咸通中,观察桂管,入为礼部侍郎。
黄巢平后,出镇南海,终尚书左仆射杨衡[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
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
日以琴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
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
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官至大理评事。
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张九龄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
诗风清淡。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刘言史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
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
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
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
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
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
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
《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
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
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5.食荔技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的特产
岭南
原文: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枝一株,郡人谓将军数。今岁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作品注释编辑
1、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2、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此句有三个版本。本诗为“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全集》:“不妨长作岭南人。”、《锦绣中华历代诗词选》:“总教长作岭南人”
按:苏轼被贬到惠州却处之泰然。他爱荔枝,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南人。”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首推这一首诗。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