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古诗句
1.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1.《插秧诗》 作者:契此和尚 朝代:后梁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广陵别郑处士》 作者:高适 朝代:唐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3.《初夏怀故山》 作者:陆游年 朝代:宋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4.《冷田村》 作者:蔡正孙 朝代:宋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5.《和别驾喜雨四绝》 作者: 魏了翁 朝代:宋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6.《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作者: 陈藻 朝代:宋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
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2.描写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初夏怀故山》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时雨》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东屯行》
年代: 宋 作者: 白巽
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
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
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
《冷田村》
年代: 宋 作者: 蔡正孙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年代: 宋 作者: 陈藻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
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
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次韵酬李通江》
年代: 宋 作者: 冯伯规
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垧。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
《和别驾喜雨四绝》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农事催人未遽央,种秧未了插秧忙。
田家作苦吾常逸,所愧饥寒趋路旁。
3.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1.《插秧诗》 作者:契此和尚 朝代:后梁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2.《广陵别郑处士》 作者:高适 朝代:唐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3.《初夏怀故山》 作者:陆游年 朝代:宋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4.《冷田村》 作者:蔡正孙 朝代:宋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5.《和别驾喜雨四绝》 作者: 魏了翁 朝代:宋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6.《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作者: 陈藻 朝代:宋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
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4.关于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5.描写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年代: 唐 作者: 高适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年代: 唐 作者: 杜甫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初夏怀故山》年代: 宋 作者: 陆游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时雨》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东屯行》年代: 宋 作者: 白巽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冷田村》年代: 宋 作者: 蔡正孙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适武林入延平界作》年代: 宋 作者: 陈藻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
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次韵酬李通江》年代: 宋 作者: 冯伯规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垧。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和别驾喜雨四绝》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年代: 宋 作者: 赵蕃农事催人未遽央,种秧未了插秧忙。
田家作苦吾常逸,所愧饥寒趋路旁。
6.插秧诗全文
一、全文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二、释义
手里拿着秧苗把水田全都插满了,低头就可以看到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道)”,插秧时看上去是边插边后退,但却一直是在向前。
三、作者
作者是契此和尚,这首《插秧诗》是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所作。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后梁时人,姓氏和籍贯不详。他早年在岳林寺出家,经常以杖荷一布袋四出行走,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或者干脆称他为“布袋”。
扩展资料:
诗中最后一句“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
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插秧诗
7.征求老子的《插秧诗》
插秧偈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
“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
“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
“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事业,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相传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唐僖宗年间,奉化出了个名僧,体态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开,时常携一袋,随处寝卧,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
8.关于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年代: 唐 作者: 高适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年代: 唐 作者: 杜甫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9.赞美“农民插秧忙”的诗句有哪些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