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自己的古诗句
1.古诗里的“单斜线”和“双斜线”是什么意思
古诗中的斜线是用来把握节奏的。
单斜线:短停顿。
双斜线:长停顿。
停顿有两种:
1、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
2、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扩展资料:
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依照标点符号所作的停顿。根据演讲稿上标点符号的不同,所作的停顿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讲,句号(包括句末的问号、叹号、省略号)停顿的时间长于分号和冒号;分号和冒号停顿的时间则长于逗号;逗号停顿的时间又长于顿号。
学习语法停顿,可以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播音员为榜样,以报纸登载的与电台播送的同一条新闻为材料,边看报纸,边听新闻,来学习语法停顿。
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是为了突出某一语意所作的停顿。例如:
英国政治家赖白斯曾在伦敦参事会演讲劳工情况,讲到一半,他突然停顿下来,取出了表,站在那儿一声不响地眼看观众,达1分12秒之久,其他参事员坐在椅子上很奇怪,互相看来看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大家一致认为:赖白斯忘了演讲辞!就在这时,赖白斯突然大声地讲道:
诸位适才所感觉的局促不安的72秒的长时间就是每个普通工人垒起一块砖所用的时间。
这里,赖白斯巧妙地利用了逻辑停顿,让其他参事员领略了普通工人劳动的辛苦,突出了演讲的主题。
感情停顿
感情停顿是为了某种情感或受感情的支配而作的停顿。
感情停顿可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在无标点处停顿。同时,感情停顿往往与逻辑重音、感情重音相配合。感情停顿如果有充分的内含和饱满的感情,往往比有声语言更丰富、更深沉,令人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
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是指在演讲到长句时,找中间某个合适的地方顿一顿,换一口气。例如下面一段话,必须在几个无标点的地方停顿换气:
儿童教育真正的专家/是那些父母。他们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和见仁见智的看法/对那些在与孩子交流中感到力不从心/总抱怨孩子不听话的父母/将大有启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停顿
2.古诗《寻隐者不遇》谁写的
寻 隐 者 不 遇 táng jiǎ dǎo 【唐】贾岛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下问童子, yán shī caǐ yào qù 言师采药去. zhǐ zaì cǐ shān zhōng 只在此山中.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深不知处. 【注解】: 1·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不遇:没有见到. 3·言:回答说. 4·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名句赏析】——“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想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