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配流放的诗句
1.杜甫听到李白下狱和流放的消息后,写了什么诗,题目
梦李白二首 其一原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原文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2.李白流放的是所谓的哪里的夜郎
我作为一个出国在日本的中国子民,在日本我也听说了夜郎,虽然我地处日本,但我一直在关注中国所有的一切,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作以下的阐述:
消失的王国——夜郎国
21世纪没过两年,湖南省新晃县与贵州省的一些县市纷纷要求更名为夜郎。在川南、滇东的一些地方,也不断传出该地即为夜郎故地的种种说法。这一场激烈的更名之战,所有的指向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古夜郎国。
夜郎这个词人们一点也不陌生,“夜郎自大”是认知率较高的一类成语。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朝廷派使臣到夜郎国。夜郎君长问使臣:汉朝和夜郎谁大?实际上,此前汉使已先到达夜郎西边的滇国,滇国君长也向汉使问过同样的问题。这本来是身置大山的民族,渴望了解山外世界的正常发问。演绎到后来,却成为“自大”的代言词,这其实是一段被误读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地处大西南的夜郎国拥有10万精兵、满坝良田。当时云南,贵州及川西的少数民族被称作“西南夷”。川西为“西夷”,云贵为“东夷”。但是,大概从东汉时起,人们已经不太清楚夜郎国的准确疆域。东汉学者在注解《汉书·地理志》时,就将夜郎国北边的疆域划到了今四川成都一带;而《后汉书》则称夜郎国东至广东、广西一线,北达今四川西昌、攀枝花一带。明代后,夜郎国的地域范围更是出现十多种不同划分。近几年,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一种新的观点正逐渐得到更多的认同,即夜郎国的中心区域位于贵州西部、北盘江和南盘江之间。
这个曾经雄踞西南几百年的夜郎国,在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后成为郡下的一个小邦。西汉末年,夜郎国与南方的小国发生争斗,由于不服从汉王朝派来调解的官员,夜郎王被杀,王都随之陷落。夜郎古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夜郎国早已消失,但唐代诗人李白多次在诗作中提及夜郎。这些诗句与李白被流放夜郎的遭遇有关。那么唐代何以又有了夜郎?
原来,夜郎灭国三百多年后,西晋王朝在今贵州北盘江上游地区设置了一个夜郎郡,就是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夜郎坝,一直存续了二百多年,但至南北朝时被废掉。又过了约三百年,唐朝曾在今贵州的石阡、正安,湖南的新晃等地先后设置过夜郎县。这期间,贵州桐梓一带又恢复了夜郎郡,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李白当初被流放的夜郎,便是这个夜郎郡。到了北宋时期,在今湖南新晃一带还短时间设置过夜郎县,仅存在了十余年,成为历史上最后的夜郎地名。
但此夜郎非彼夜郎,只是有着微妙的相似。
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的夜郎才是真正的夜郎,存在了1300多年,而关于其它地方的夜郎仅存了一小段时间。曾经日本的记者到过中国的夜郎,直接到的就是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夜郎,并未去其它地方~。
我想答案很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