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运用生活
1.与生活有关的古代诗句
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求几个诗歌名句在生活中的运用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而古诗词中的名句更是广为流传的,出类拔萃的文学精华部分。
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练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 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
因此系统地进行古诗词名句训练,就是接触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学习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
一、诵读古诗词名句,积累素材文章缺乏营养,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 分析原因是学生缺乏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呢?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
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 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
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因此我利用学生的采蜜本这个阵地,每天让学生抄写十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进行吟读和背诵。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这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诗文互换,进行练笔学生有了积累,如果不会表达和运用,那么就等于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得让学生理解所诵读的古诗词名句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名句的内容,教师得像学生拓展有关古名句的相关内容,比如作者,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的心境,关于古诗词名句的典故等等。学生深刻理解的其意思后,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训练。
1、围绕名句进行段落训练古诗词名句中的意象鲜明,但是对意象的描述是极少的,还留有许多的空白,包括意象的、情感的。这就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把这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 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关名句的资料。
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难题。
另外要学生对古诗词名句进行扩写,也降低写作的难度,避免了学生语句不通顺的现象。 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
2、给学生一段话,请学生用自己积累过的一句古诗词名句来概括。学生的习作覆盖面越来越宽广了,如果只停留在扩写古诗词名句的基础上,那么就很难适应其他体裁的习作了。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不仅要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让学生用学过的古诗文概括一段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
拿生活实际的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其实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名句了。久而久之,学生在描绘一种画面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想起了这个古诗文句子,避免了啰嗦、繁琐地叙述,使学生习作表达意思明了,简洁。
三、方法渗透,指导作文古诗词中的名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因为华丽、精练的辞藻,鲜明的思想,也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些直接影响着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新课程下如何教作文,为教作文而教作文,还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又如何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不可少的。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名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句子是文章的单位,仔细揣摩古诗词名句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学生的习作行文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1、托物言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杜甫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写的《望岳》。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
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可以假托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对解决学生作文直白,缺少含蓄之美的弊端是很有帮助的。
2、写景状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句对江南春色进行了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从中可以看出写景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进行选择,抓住鲜明的色彩,可对比,也可反衬,从而烘托出景色的美。
3、借景抒情经常告诉学生环境描写是心情的写照,借助景物可以抒发情感,然而学生自己操作起来,就是情归情,物归物。 而古诗词名句。
3.李白的诗怎么在生活中运用
李白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因此就其诗歌的内容而言,又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常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实题材。
《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其现实主义精神的代表之作。 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来到了长安。
在此后三年的生活中,他渴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理想破灭了,而逐渐代之以怀才不遇和有志莫酬的感慨。《旧唐书》记载,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其实,李白是在朝中权贵们的排斥之下,离开长安的。长安三年之后,他又开始了前后大约十二年的第二次漫游生活。
《秋浦歌》十七首正是诗人在此次漫游中写下的。李白晚年的政治遭遇是不幸的,其生活道路亦愈加坎坷。
他在“山水多奇踪”的秋浦一带漫游吟咏,久久盘垣,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苦闷、忧愁、悲愤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是诗人日益觉醒,对现实认识愈加深刻,创作有了新发展的时期。 《秋浦歌》十七首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深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与诗人前期作品相比表现得更为执着,更为热烈。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他对祖国、对生活,对自由的热爱统一在一起的。诗人笔下的山川景物是那么绚丽多姿,那么气势豪迈那么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他简直就是一位巧夺天工的丹青手,将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人赞美清溪,那里的山川景物兼有浙江会嵇与湖南洞庭湖之美,“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秋浦歌》其六)诗人还用传神之笔着意临观“天倾欲坠石,水拂寄生枝。”的水车岭(《秋浦歌》其八),“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的万箩山(《秋浦歌》其十一),“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玉镜潭,“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的江祖石(《秋浦歌》其九)。 又如《秋浦歌》其十二: 水如一尺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楼。
齐山山脚插入清溪,旁有平天湖。当年山水相连,乘舟即可登山游览。
李白曾在月夜由平天湖乘舟观赏山景,饮酒赋诗。 美丽的秋浦平天湖,月光下宛若绢素澄清鲜亮,又似天空般开阔平静。
船行水上,仿佛乘月而行。沿岸山花拂面,诗情浓郁。
诗人面对这“水如一尺练”的大自然的美妙景致,寄托了自的热爱之情。再如《秋浦歌》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诗人以短短的四句,便将江祖石的雄姿展现在我们面前。
字里行间,无不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驱策李白不断追寻人生的真谛,让自己的心灵游弋于茫茫宇宙大化之中,以获得精神上的慰籍。
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大自然,往往流淌着生命的底蕴。 (二)热情歌颂劳动人民,与诗人的前期作品相比,具有更多的人民性。
诗人通过对社会的长期观察和接触,越来越看清了唐王朝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加之自己政治上累遭挫折,生活上每况愈下,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社会,并得以接近当时的普通的劳动人民。 在李白诗集中,直接描写劳动人民的诗篇大都是他晚年所做,《秋浦歌》十七首则是这些作品的代表。
在诗中,诗人热情歌颂了樵夫、船工、渔民和冶炼工们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美好情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热爱。 如《秋浦歌》其十三: 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一首美好动人的爱情颂歌。
水净月明,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与诗人所憎恨的统治阶级“轻薄儿”们“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古风》其八),“斗鸡金宫里,徇蹴瑶台还”(《古风》其四十六)的花天酒地,斗鸡走狗,百无聊赖的腐朽糜烂生活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因此,这首诗不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在劳动人民中间,诗人还发现了与统治阶级乌烟瘴气的生活决然不同的别一世界——一个健康明朗的美好天地。
又如《秋浦歌》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首冶炼工的颂歌。 在当年秋浦铜矿冶炼场,诗人看到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冶炼工人夜间炼铜的场景。
诗人满怀豪情,以鲜明夺目的色彩,将冶炼工人在极其简陋的工地,艰苦夜战的情景传神地描绘了出来,热情歌颂了冶炼工人的美好情操。 再如《秋浦歌》其十六: 秋浦田客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置映深竹。 丈夫捕鱼,妻子捕鸟,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地同事劳动。
这与统治阶级四体不分,饱食终日的寄生生活相比。
4.关于各种古诗在生活中的运用
用在老师上的诗句: 1,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2,圣人无常师。 -----韩愈 3,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9,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1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用在学习上的古诗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背去吧你,背死好了啊~
5.古诗文运用
1.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诗圣 诗仙 大李杜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4.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5.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6.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7.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