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晚霞的诗句古诗
1.描写晚霞的古诗有哪些
1、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宴陶家亭子》唐 李白
绿水荡漾留下春日倒影,青色轩窗秘密珍藏妩媚的晚霞。
2、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长安古意》唐 卢照邻
龙衔着华盖,凤叼着流苏,映照着朝阳,连带着晚霞。
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 李商隐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4、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访李卿不遇》唐 钱起
登上晚霞映照着有雕饰或绘制纹路图案的红色楼房,高耸的梧树,因天冷而乏力的柳,有阵阵乌鸦飞过。
5、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浪淘沙九首》唐 刘禹锡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2.“晚霞照江水”的诗句都有哪些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文解释】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词语解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②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写作背景】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