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骨的诗词(424首)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宣和金书类臣稷,筋骨通神工瘦硬。
    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

  •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版本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 江南地远接闽瓯。
    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
    却带惊湍万里流。

  • 去年雪中寄我辞,一读一回心转悲。
    结交谁似金兰契,举世纷纷桃李姿。
    我观百岁须臾尔,人在乾坤犹酿器。
    清醲糟粕总成空,四海滔滔岂知醉。

  •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