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立的诗词(536首)

  • 宫鸟西飞,杨花北去,春风飘向伊谁。
    盈盈小小,轻薄不堪肥。
    天付风流到骨,消不尽、流落青池。
    谁知道,踏歌朝暮,痴绝待渠归。

  • 人世斗南瑞,天上璧东星。
    谁分佳种,钟作间世玉麒麟。
    本是南阳相种,来应瑞龙间气,试听即英声。
    若问贤相敌,君去问参军。

  •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 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
    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窃闵然不敏。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

  •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