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淮流的诗词(289首)

  • 喜槌恨不投淮流,复传侯挚能校谋。
    四州卧龙出长算,朝汎清洛暮营丘。
    禹迹芒芒草莱远,滓边正在耕耘满。
    中庭雅歌自有节,岂效夷声催煞衮。
    北平渐车淖不通,白檀可越时未同。
    待公刻就燕然颂,我亦严驾期无终。

  • 令祖亲扶日驭升,孙今喜复似翁清。
    恩波再入淮流满,信节初传岭外名。
    夏木千重添野趣,秋风三叠寄幽性。
    长年惯唱渔家纲,难听兹晨薤露声。

  • 北风三日吹黄土,长淮浪高少人渡。
    客愁正坐小窗间,眼明见此江南山。
    好山连娟螺髻鬟,白云无心终日閒。
    野桥溪水流弯环,旁有幽人昼掩关。
    道路只今多险艰,林泉有约吾当还。
    黄精可驻冰雪颜,时时令人双鬓斑。

  • 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
    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
    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
    征虞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 行李依吴榜,飘蓬更楚乡。
    山川岁云暮,风雨夜何长。
    此地从兵革,斯民复旱蝗。
    牙包怀赋粟,久渴望摧浆。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 耐官丞相千载人,传家爱国不爱身。
    儿孙当使风流在,已许绝代夸殊伦。
    其间淮上礼节帅,气象直出追芳尘。
    未论十世数眷属,况是云幕椒房亲。

  •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