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节的诗词(846首)

  • 疏梅淡月年年好。
    景思今年早。
    迎长时节近佳辰。
    看取衮衣华发、尽麒麟。
    酒中倒卧南山绿。
    起舞人如玉。
    风流椿树可怜生。
    长与柳枝桃叶、共青青。

  • 阳关可是登高路。
    算到底、不如归去。
    时节近中秋,那更黄花雨。
    酒病恹恹,羁愁缕缕。
    且是没人分诉。
    何似白云深,更向深深处。

  • 一蓂呈秀,近迎长佳节,拟书云物。
    隐隐虹桥天际下,光照梅仙丹壁。
    鹏路横飞,蟾宫直上,早脱麻衣雪。
    一时篇翰,并游俱是魁杰。

  • 华桐日永,泛兰风细,节近朱明十日。
    玉麟何事吐书来,瑞世应、文章东壁。
    绿衣戏彩,金樽酌醴,兰玉阶庭森列。
    更看千岁树青青,管取并、三槐手植。

  • 西风吹昨梦,直飞上、广寒宫。
    见绛节霓旌。
    常娥延伫,玉立双童。
    殷勤桂枝分付,却为言、当日有仙翁。

  • 中秋近也,正于门瑞气,匆匆时节。
    隔岁维熊占吉梦,今夕天生英杰。
    仙籍流芳,瑞龙毓秀,应是非凡骨。
    诗书勋业,妙龄行见英发。

  • 洞宾仙客,诞节明朝,方齐自号今日称觞。
    为月金丹,希年近也康强。
    平生铁石肺腑,肯依阿、贪恋朝行。
    芹溪上,把等闲出处,付与沧浪。

  •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