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较大的诗词(176首)

  •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 碑者,悲也。
    古者悬而窆,用木。
    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

  •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
    昨除侍从官,卿为磨世钝。

  •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只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 故园丧乱余,归来复何有。
    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
    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 大条祠官闲日月,绝知圣处着功深。
    荣枯举世争卢白,枉直何人较尺寻。
    身比香山差得计,诗看正始有遗音。
    应容下客游东阁,要话朱游夙昔心。

  •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
    杨虽出,又何畀於蔡,何救於章。

  •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余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 尝言春官氏,设官何龌龊。
    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
    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
    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

  •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
    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