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火的诗词(280首)

  • 西风故国。
    记乍免内黄,归梦溪曲。
    还是秦星夜映,楚霜秋足。
    无肠枉抱东流恨,任年年、褪匡微绿。

  • 西风故国。
    记乍免内黄,归梦溪曲。
    还是秦星夜映,楚霜秋足。
    无肠枉抱东流恨,任年年、褪匡微绿。

  •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
    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
    彩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
    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
    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
    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 此日天中节,它年赤伏符。
    只因昭火德,不为记荆吴。

  •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 杨柳青青酒店门,阿郎吹火妾开樽。
    千金卖得文章去,不记当时犊鼻裈。

  •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伦。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
    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

  •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
    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
    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
    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

  •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
    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
    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
    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

  • 雾驾云*,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
    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
    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

  • 雾驾云*,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
    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
    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