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过的诗词(189首)

  •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
    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
    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
    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

  •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
    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
    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

  • 绝顶规危榭。
    跨高寒、鸟飞不过,云生其下。
    斤_无声人按堵,翕_青红变化。
    览城郭、山川如画。

  •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
    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
    ”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 沧洲老树生几秋,斡如黑龙根紫虬。
    雨水摧激势突兀,夭矫出饮沧江流。
    危不见持颠不扶,萧萧生意令人愁。
    岂无耕夫与过客,暂时憩尔行则休。
    西风八月海水飞,枯槎昔曾凌斗牛。
    恐尔漂零未终极,挂帆欲去仍回头。

  • 仙槎移到此,杳杳白云根。
    石乳漏崖响,山腰界雨昏。
    径幽盘过险,桥断涉惊浑。
    百匝回峰曲,数家临水村。

  •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