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河的诗词(557首)

  • 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 蜀道登天。
    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狷与鹤,莫攀缘。

  • 温养象周天。
    须要微微火力全。
    爱护婴儿惟藉母,三年。
    运用抽添象缺圆。
    牛斗会河边。
    拾取玄珠种玉田。
    定意如如行火候,精专。
    剖腹分明说与贤。

  • 温养象周天。
    须要微微火力全。
    爱护婴儿惟藉母,三年。
    运用抽添象缺圆。
    牛斗会河边。
    拾取玄珠种玉田。
    定意如如行火候,精专。
    剖腹分明说与贤。

  •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 祖饯河水上,离情郁难舒。
    彼此谅衷素,值兹孟夏初。
    青青河畔草,嘉麦生同墟。
    子今京国去,结驷耀通衢。

  •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
    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
    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
    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