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著的诗词(458首)

  • 潇潇寒庭,深院绣盖,佳人就中娇小。
    半额装成,纤腰浴罢,初著铢衣缥缈。
    徐整鸾钗,向凤鉴、低徊斜照。
    情态方浓,憨痴不管,绿稀红老。

  • 客边情味恶。
    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
    空梁燕泥落。
    映柔红微罥,海棠帘箔。

  • 客边情味恶。
    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
    空梁燕泥落。
    映柔红微罥,海棠帘箔。

  • 又见花阴如水,两心犹未平。
    正坐久、主客成三,空无语、影落楸枰。
    千年人间事业,垂成处、一著容易倾。
    便解围、小住何妨,机锋在,瞬息天又明。

  •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 出处男儿事。
    甚从前、说著渊明,放高头地。
    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
    算此事、非难非易。

  • 浅约未曾来。
    一迳苍苔。
    缃桃无数棘花开。
    怪得闭门机杼静,挑菜初回。
    幽树鸟声催。
    欲去徘徊。
    □□别久易相猜。
    幽绪一晴无处著,戏打青梅。

  • 与君别,情易许。
    执手相将,永远成鸳侣。
    一去音书千万里。
    望断阳关,泪滴如秋雨。
    到如今,成间阻。
    等候郎来,细把相思诉。
    看著梅花花不语。
    花已成梅,结就心中苦。

  • 消得_栏,也不枉教,车马如狂。
    怪元和一事,韩公子者,归来_去,玉毁昆冈。
    为解花嘲,朝来试看,采佩殷霞浥露香。
    君休怪,算只缘太艳,俗障难降。

  •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