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寺枕的诗词(263首)

  •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
    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
    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

  •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
    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
    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

  •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
    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
    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

  •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
    静彻啼猿寺,高凌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
    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
    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
    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 至。
    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
    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
    俄而红娘捧崔而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

  •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
    石阑干外上疏帘。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独自徘徊无个事,瑶琴试奏流泉。
    曲终谁见枕琴眠。
    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

  • 秋水之约。
    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简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 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
    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
    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
    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

  •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 雁塞说井门。
    郡枕西汾。
    山形高下远相吞。
    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朝锁溪云。
    箫鼓仍存。
    牛羊斜日自归村。
    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

  • 雁塞说并门。
    郡枕西汾。
    山形高下远相吞。
    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庙锁溪云。
    箫鼓仍存。
    牛羊斜日自归村。
    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 梦破松声枕上闻,睡魔夜半战吟魂。
    初疑秋雨连江岸,乍觉寒潮上海门。
    招引好风来古寺,追随月色下前村。
    晚行欲问声来处,郁郁苍波漫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