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厄于的诗词(68首)

  •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 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
    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

  •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
    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
    至于有周,历世会同。
    王赧听谮,实绝我邦。

  • 君讳凤。
    字伯萧。
    梁相之元子。
    九江太守之长兄也。

  • 天无四壁。
    底用量江尺五代樊若水为太祖量江于此。
    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
    几年樊圃缺。
    耳风腔转笛三十年前,江南笛声有哭襄阳调。
    此日双蛾空蹙,依然也,暮山碧。

  • 天无四壁。
    底用量江尺五代樊若水为太祖量江于此。
    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
    几年樊圃缺。
    耳风腔转笛三十年前,江南笛声有哭襄阳调。
    此日双蛾空蹙,依然也,暮山碧。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
    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