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目的诗词(1523首)

  •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石梁跨于其上。

  •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1]。
    绿叶兮素枝[2],芳菲菲兮袭予[3]。
    夫[4]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
    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
    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歧路空交加。
    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 厄运初遘。
    阳爻在六。
    干象栋倾。
    坤仪舟覆。

  •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 挟策亡羊莫问,覆蕉失鹿休穷。
    大家都在梦魂中。
    梦里重重作梦。
    具足元亨贞利,圆明微妙玄通。
    眨眉目击莫形容。
    拈出般般妙用。

  •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廊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 长廊翠壁春风香,千丝绿玉垂青杨。
    沉沉雨湿鸳鸯瓦,飞絮无声吹嫩凉。
    百战健儿花刺身,雕龙缬锦青作鳞。
    蛇子锁甲蛛网结,甘作中年无事人。

  • 学道休於外觅,灵苗出自心田。
    铁牛耕透见根元。
    全在殷勤锻炼。
    认证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
    六钧弓硬拽来圆。
    箭箭红心有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