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狱的诗词(135首)

  •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 才下轺车即岁丰,方知盛德与天通。
    清声渐出寰瀛外,喜气全归教化中。
    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
    直缘后学无功业,不虑文翁不至公。

  • 大火收残暑,清光渐惹襟。
    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暮角迎风急,孤钟向暝沈。
    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

  • 庭罗衙吏眼看山,真恐风流是谪仙。
    垂柳五株春娅姹,鸣琴一弄水潺湲。
    援毫断狱登殊考,驻乐题诗得出联。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
    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
    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 小谢清高大谢才,圣君令泰此方来。
    一从到后常无事,铃阁公庭满绿苔。
    红锦帐中歌白雪,乌皮几畔抚青英。
    不知何物为心地,赛却澄江彻底清。

  • 自吴兴刺史府与五县令舍,无得与东堂争广丽者。
    去年仆来,见其突兀出翳荟间,而菌生梁上,鼠走户内,东西两便室,蛛网黏尘,蒙络窗户。
    守舍者云:前大夫忧民劳苦,眠饭于簿书狱讼间。
    是堂也,盖无有大夫履声,姑以为田廪耳。

  •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
    篆所至之囚系满狱。
    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
    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