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俚语的诗词(50首)

  •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
    霞舒绛彩,玉照铅华。
    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
    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 音韵低黯,辞情跌宕,庶几哀而不怨,有益于幽忧憔悴者。
    然二语外率鄙俚,因依声仿佛反之和之。
    此曲少有作者,流为善歌,则或数十叠,其声皆不可考。
    今特以意高下,未必尽合本调,聊以纟予思志感云尔。

  •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
    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
    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
    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

  •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
    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书钟公以遗逸荐东溪先生许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补初品官、衡州户掾。
    其诰词于始,则有夙有誉处、且娴文辞之褒;于终,则有其以行义、教于乡里之勉。

  • 貌古而清,语俚而新。
    同乎流俗,大有迳庭。
    常心是道,杀人活人。
    使当时磨下玉洁冰清,则杨岐一宗未必中兴者也。

  •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

  •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则异於是。

  • 闻君奉宸诏,瑞祝疑灵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 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 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
    已攀桂树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
    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
    直南乡国三千里,目送羁鸿起暮愁。

  • 客去复掩户,高松下清阴。
    微风动其间,对语双珍禽。
    幽人独凭几,听此古意深。
    起来南窗下,被以朱弦琴。
    弹之代佳话,俚耳谁知音。

  • 平生交游情,独处不可乍。
    那为一马饮,浊水喷百马。
    弦歌高楼上,但恨知者寡。
    丈人遗世心,口语傥能借。

  • 驱车触热中烦满,苦无蔗浆冻金碗。
    陈君诗卷可洗心,持作终朝晤言伴。
    男儿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尘。
    白驹皎皎在空谷,黄鸟睍睆鸣青春。

  •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 五年窜南荒,顽质不伏病。
    吸清吐浊秽,气练骨随劲。
    澹然久忘归,寂寂就遐屏。
    国恩念流落,牵挽畀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