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众论的诗词(414首)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
    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擬论玄妙,冰消解瓦摧。

  •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 真人翳凤驾蛟龙,一念何曾与世同。
    不为行云求弭谤,那因治水欲论功。
    翱翔想见虚无里,毁誉谁知溷浊中。
    读尽旧碑成绝倒,书生惟惯谄王公。

  •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 若论玄妙,听周风一诀。
    把婴儿姹女,木金间隔。
    从头分别。
    先擒六贼三尸灭。

  • 定是当时有难疑,一贤指画众肩随。
    而今纵有人挥麈,问者为谁听者谁。

  • 诗可弄万象,棋能消百忧。
    苦吟复苦战,已过心休休。
    自从识夫子,十阅长安秋。
    奇才揜众俊,博物包九流。

  • 蜀在八极间,卦位西南坤。
    万里泝天险,三峡为坤门。
    巨灵擘太华,飞出黄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绝雷斧痕。

  •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 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
    签排百部象齿悬,陟厘万张蝇头字。
    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躭成五车记。
    地锦天花出妙机,琼田水英生爽气。

  • 阳光泼血汗交颐,晚日政与长空宜。
    海神游戏出湛对,风伯退听停嘘吁。
    初如炎官火伞动,渐若寒露冰壶欹。
    九乌堕翼天地暗,六鳌矫首山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