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
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累迁夏官府都上士。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迁掌朝下大夫。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名为明干。迁尚书左丞,坐事免。后历荆、洛二州长史,每听政之暇,必延生徒讲授,时人称之。数年,高祖谓谏议大夫王达曰:“卿为我觅一好左丞。”达遂私于汪曰:“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也。”汪以达所言奏之,达竟以获罪,卒拜汪为尚书左丞。汪明习法令,果于剖断,当时号为称职。
炀帝即位,守大理卿。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岁馀,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 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而大悦,赐良马一匹。大业中,为银青光禄大夫。及杨玄感反河南,赞治裴弘策出师御之,战不利,弘策出还,遇汪而屏人交语。既而留守樊子盖斩弘策,以状奏汪,帝疑之,出为梁郡通守。后李密已逼东都,其徒频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频挫其锐。炀帝崩,王世充推越王侗为主,征拜吏部尚书,颇见亲委。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一》)
4、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B.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C.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D.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亦称三司。太尉原名大司马,与司徒、司空均有“司”字,故称。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
B.《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C.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左”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右尊左卑的制度。
D.崩,也做驾崩、山陵崩,宾天,是表示天子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天子之死的称法还有“没”、“大行”、“千秋”、“殂落”“晏驾”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汪浪子回头。年少时杨汪好与人打架,长大后知错即改,开始勤奋学习,专心研究《左氏传》,通晓《三礼》,并积极向人求学。
B.杨汪颇受器重。高祖即位后,让他掌管军事,封他为平乡县伯;炀帝时,担任过大理卿、国子祭酒等,所作所为颇受皇帝赏识。
C.杨汪为人耿直。王达想借推荐杨汪做左丞之机,向他索取良田,杨汪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把他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因此获罪。
D.杨汪善于断案。高祖时,他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非常称职;炀帝时,杨汪任大理卿,断案准确无误,受到皇帝的大力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5分)
(2)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5分)
参考答案
4.C(原文句读: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5.C(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来源:17教育网]
6.B(“让他掌管兵事”时,高祖还未即位。)
7.(1)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①通儒硕学:学识渊博的儒者;②萃:汇集;③焉:兼词“于此”,在那里;④锋起:蜂拥而起;⑤屈:折服,使屈服,难倒。各1分。)
(2)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
(①及:等到;②僭号:冒用帝王称号,称帝;③用事:掌权;④平:被平定;⑤诛死:被处死。各1分。)
参考译文: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阴县人。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等到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
杨汪小时,凶悍粗野,好与人打群架,被他打的人,没有不跌倒的。长大后才改变志向读书,专精《左传》,通晓《三礼》。开始作官,任北周冀王的侍读,冀王很看重他,常说:“杨侍读品德、学业都十分好,是我的穆生啊。”此后,杨汪又向沈重讨教《礼》,到刘臻处学习《汉书》。二人推重赞许他说:“我们不如他。”他因此出了名。多次升迁到夏官府都上士。到隋高祖当北周丞相时,让他执掌军事,升迁他为掌朝下大夫。隋高祖受禅登基后,封他为平乡县伯,食邑二百户。他历任尚书省的司勋、兵部二曹的郎官、秦州总管长史,有聪明能干的名声。升任尚书左丞,因事被免职。后来历任荆州、洛阳二州的长史。常常在听政的闲暇,必定邀请学生,讲授经史。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几年后,高祖对谏议大夫王达说:“你为我找一个好左丞。”王达于是私下对杨汪说:“我要推荐你当左丞。如果事情成功了,你当送我良田以相回报。”杨汪把王达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最终因此获罪,最后还是授杨汪为尚书左丞。杨汪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当时称为称职。
炀帝即位后,杨汪任大理卿。杨汪到任了两天,炀帝将要亲自去看看囚徒。那时关了两百多人,杨汪通宵研究案情,审理问题,第二天早晨报告炀帝,委婉细致地说明了事情,完全没有遗漏错误,炀帝很赞赏他。一年多后,授国子祭酒。炀帝令文武百官都去向他学习,与杨汪讲论问题,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 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炀帝让御史记下他们的问答,报给他。炀帝看了记录,很高兴,赐杨汪良马一匹。大业中(605~616),任杨汪为银青光禄大夫。等到杨玄感在黄河以南谋反后,赞治裴弘策出兵抵抗,官军作战不利,弘策退回,遇到杨汪,两人屏退旁人窃窃私语。继而留守樊子盖杀了裴弘策,用这种情况告发杨汪。炀帝怀疑杨汪,把他调出京都当梁郡通守。后来李密已经逼进东都,其部下频频进犯梁郡,杨汪领兵抵抗,频频挫败李密军的锐气。炀帝死后,王世充推举越王杨侗为国主,调杨汪当吏部尚书,很被亲近重用。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
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累迁夏官府都上士。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迁掌朝下大夫。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名为明干。迁尚书左丞,坐事免。后历荆、洛二州长史,每听政之暇,必延生徒讲授,时人称之。数年,高祖谓谏议大夫王达曰:“卿为我觅一好左丞。”达遂私于汪曰:“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也。”汪以达所言奏之,达竟以获罪,卒拜汪为尚书左丞。汪明习法令,果于剖断,当时号为称职。
炀帝即位,守大理卿。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岁馀,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 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而大悦,赐良马一匹。大业中,为银青光禄大夫。及杨玄感反河南,赞治裴弘策出师御之,战不利,弘策出还,遇汪而屏人交语。既而留守樊子盖斩弘策,以状奏汪,帝疑之,出为梁郡通守。后李密已逼东都,其徒频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频挫其锐。炀帝崩,王世充推越王侗为主,征拜吏部尚书,颇见亲委。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一》)
4、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B.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C.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D.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亦称三司。太尉原名大司马,与司徒、司空均有“司”字,故称。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
B.《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C.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左”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右尊左卑的制度。
D.崩,也做驾崩、山陵崩,宾天,是表示天子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天子之死的称法还有“没”、“大行”、“千秋”、“殂落”“晏驾”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汪浪子回头。年少时杨汪好与人打架,长大后知错即改,开始勤奋学习,专心研究《左氏传》,通晓《三礼》,并积极向人求学。
B.杨汪颇受器重。高祖即位后,让他掌管军事,封他为平乡县伯;炀帝时,担任过大理卿、国子祭酒等,所作所为颇受皇帝赏识。
C.杨汪为人耿直。王达想借推荐杨汪做左丞之机,向他索取良田,杨汪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把他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因此获罪。
D.杨汪善于断案。高祖时,他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非常称职;炀帝时,杨汪任大理卿,断案准确无误,受到皇帝的大力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5分)
(2)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5分)
参考答案
4.C(原文句读: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5.C(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来源:17教育网]
6.B(“让他掌管兵事”时,高祖还未即位。)
7.(1)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①通儒硕学:学识渊博的儒者;②萃:汇集;③焉:兼词“于此”,在那里;④锋起:蜂拥而起;⑤屈:折服,使屈服,难倒。各1分。)
(2)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
(①及:等到;②僭号:冒用帝王称号,称帝;③用事:掌权;④平:被平定;⑤诛死:被处死。各1分。)
参考译文: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阴县人。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等到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
杨汪小时,凶悍粗野,好与人打群架,被他打的人,没有不跌倒的。长大后才改变志向读书,专精《左传》,通晓《三礼》。开始作官,任北周冀王的侍读,冀王很看重他,常说:“杨侍读品德、学业都十分好,是我的穆生啊。”此后,杨汪又向沈重讨教《礼》,到刘臻处学习《汉书》。二人推重赞许他说:“我们不如他。”他因此出了名。多次升迁到夏官府都上士。到隋高祖当北周丞相时,让他执掌军事,升迁他为掌朝下大夫。隋高祖受禅登基后,封他为平乡县伯,食邑二百户。他历任尚书省的司勋、兵部二曹的郎官、秦州总管长史,有聪明能干的名声。升任尚书左丞,因事被免职。后来历任荆州、洛阳二州的长史。常常在听政的闲暇,必定邀请学生,讲授经史。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几年后,高祖对谏议大夫王达说:“你为我找一个好左丞。”王达于是私下对杨汪说:“我要推荐你当左丞。如果事情成功了,你当送我良田以相回报。”杨汪把王达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最终因此获罪,最后还是授杨汪为尚书左丞。杨汪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当时称为称职。
炀帝即位后,杨汪任大理卿。杨汪到任了两天,炀帝将要亲自去看看囚徒。那时关了两百多人,杨汪通宵研究案情,审理问题,第二天早晨报告炀帝,委婉细致地说明了事情,完全没有遗漏错误,炀帝很赞赏他。一年多后,授国子祭酒。炀帝令文武百官都去向他学习,与杨汪讲论问题,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 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炀帝让御史记下他们的问答,报给他。炀帝看了记录,很高兴,赐杨汪良马一匹。大业中(605~616),任杨汪为银青光禄大夫。等到杨玄感在黄河以南谋反后,赞治裴弘策出兵抵抗,官军作战不利,弘策退回,遇到杨汪,两人屏退旁人窃窃私语。继而留守樊子盖杀了裴弘策,用这种情况告发杨汪。炀帝怀疑杨汪,把他调出京都当梁郡通守。后来李密已经逼进东都,其部下频频进犯梁郡,杨汪领兵抵抗,频频挫败李密军的锐气。炀帝死后,王世充推举越王杨侗为国主,调杨汪当吏部尚书,很被亲近重用。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