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最著名的送别诗

高适最著名的送别诗

  高适,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和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他的诗笔力雄健,气势豪迈,洋溢着那个时代洒脱奔放、蓬勃向上的精神。高适的那首最经典的送别诗《别董大》。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别董大》原文及鉴赏,欢迎借鉴!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赏析

  高适是盛唐时期一位杰出诗人,生于公元702年,比李白小一岁。他早年不得志,二十岁时,胸怀壮志,雄心勃勃,自以为“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曾西游长安,希望谋取一官半职,然而现实却给他重重地泼了一瓢冷水。于是他北赴蓟门,漫游燕赵,以寻求立功报国的机会,结果仍然没有找到出路。后来,他长期漫游梁宋,曾与李白、杜甫一道在汴京一带饮酒赋诗,消磨时光,直到四十多岁时还是一个过着流浪生活的布衣。公元749年,已是四十七岁的高适,终于经睢阳太守张九皋的举荐,中有道科,才获取了一个仕进的机会。高适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冒着三伏炎热,自梁宋赶到长安仅用了十天。而他得到的仅仅是封丘县尉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本想着可“屈指取公卿”,结果却是一名小县尉,心理的落差使他格外痛苦。更加上这样的官职“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不久便辞官而去。他真正的得志,是在五十二岁以后,曾任侍御史、谏议大夫、刺史、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并两度出塞,为国建功立业,被封为渤海县侯。《别董大》共两首,这是其一,是高适在游梁宋期间写的送别诗。

  题目中的董大,在董氏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董大,即唐代著名琴师董庭兰。董庭兰是吏部尚书房琯的门客,深得房琯的宠信。747年春,房琯遭贬谪,董庭兰受牵连而离开长安。这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分别十余年后又在梁宋一带的睢阳再度相见。可是二人在短暂的重逢后又要离别时,高适怀着依依惜别之情,挥笔写下了这组传唱千古的诗篇。盛唐时盛行胡乐,从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更吹羌笛关山月”、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等诗句中便可看出。而董庭兰所擅长的不仅仅是胡乐,并且对七弦琴也非常精通。唐代崔珏曾赋诗赞美董庭兰:“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房琯,字次律,河南缑氏人),始终怜得董庭兰。”高适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此时在漫游中能听到像董庭兰这样的音乐名家演奏名曲,同时又是与老朋友久别重逢,当然是欢喜不尽。

  这组诗共有两首,第二首这样写道:“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一首可作第一首的背景材料。限于篇幅,在此只欣赏第一首。

  第一首诗开篇布景,使人感到突兀不平,气势宏大。诗人一笔裁下千里黄云,只手摘取白日一轮。如椽之笔一挥,立见北风萧萧,寒气森森,雁阵排空,白雪纷纷。诗人揽起,尽将其置入自己的诗作,营造出无比辽阔的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曛,指日光昏暗。这两句诗写得十分巧妙,从极短的十四个字中,透露出了许多信息。既写了空间,又写了时间。写空间是明写,写时间是暗写。千里黄云,是作者的想象。一个人就凭其目力所及,向远处眺望,莫说千里,就是百里,恐怕也难达到。但是诗人有办法。他不但用眼,而且用心。心有千里眼,胸藏万里天。写空间主要是通过写黄云的长度与宽度;写时间时通过写风的方向、大雁经过中原的晚秋时节以及大雪纷飞的季

  节来实现。诗中没有一字提到时间,但对于稍有一些生活常识的人来说却处处都能感受到。大雁,在中原地区只有春秋两个季节才能见到。春天大雁向北飞,秋天向南飞,来回都途经中原。春天,一般刮东风,如果遇倒春寒下雪时,大雁一般都不会从南方飞往北方。开始刮北风时,时令将欲由秋天转为冬天。开始下大雪时,在正常年月里大雁都已经飞到南方越冬了。而现在还有大雁在空中飞翔,说明这年大雪来得特别早,大雁还没有完全飞往南方,就已经是风云突变、大雪满天了。这两句诗意境相互渗透。在描写中虽然有先后顺序,但在逻辑上却互为因果关系。千里黄云虽描写在前,是因为由北风吹动,白日曛是因为千里黄云遮盖,大雪纷纷是因为黄云在上,候鸟大雁南飞是因为北风频吹而气候变冷。两句诗调动五种意象。所描写的侧重点却不相同。第一句侧重于静态描写,写了三种颜色。黄和白是一般描写,曛是突出描写。昏暗由白转化而成,太阳(白日)由白转化为昏暗是由于黄云所致。用千里形容云说明黄云之广。同时,这里的白日,也可以解释为白天。诗人站在辽阔的'豫东平原,所描写的事物何止万千,为何偏偏抓住这几种?因为这几种事物最具有典型性,最能代表秋末冬初的特点。写入诗中的事物都具有诗人的主观因素,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这些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就变成了意象。诗人在创造意境遴选意象时都要经过千挑万选后才用到诗中。将这些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就成了诗的意境。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浓重的黄云、昏暗的白日、凄厉的北风、哀鸣的鸿雁、纷飞的大雪这些意象,为读者勾画了一幅秋末冬初的广阔画面,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的氛围,仿佛特意为高适送别预设一个特别场面。这就为下一步的抒情垫实了基础。如不在此用尽气力,就不能见到由描景转向下文抒情的巧妙,也不能体会到诗人的用心之良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绾紧上文,写尽对朋友的劝慰之情。古代文人的追求,无非功名利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求名,在古代文人眼里,比建功立业更加看重。“天下谁人不识君”,一语道尽了千古文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是对老朋友的安慰以消除其心中的顾虑。莫要担心遇不见知音,你的琴技是如此精妙,你的地位是如此崇高,你的声名令人听起来如雷贯耳,还能有谁不认识你呢?一个人的成名,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

  欣赏到这里,似乎已经感到了这首诗写得如此精美,如此到位,并且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若就此打住,觉得大功已经告成,似乎还有些可惜,还有些浅薄,还没有真正进入诗人为我们精心设置的妙境。